首页 > 女生言情 > 悍卒:从边荒狩猎天下 > 第92章 长公主的试探

第92章 长公主的试探(1/2)

目录

一间僻静的议事堂内,烛火摇曳。

白日里,长公主与赵德昌处理军务,应对袁全,一切如常。

此时长公主已换下戎装,穿着一袭简单的深色常服,卸去了珠翠,更显面容清减,

但那双凤眸中的神采却比以往更加锐利和深沉。

她轻轻拨弄着茶盏,看着对面伤势未愈、脸色依旧苍白的赵德昌。

“赵将军,此次剑门之危,多亏了你和将士们用命。”

长公主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清晰。

“殿下言重了,守土卫国,乃末将本分。”

赵德昌微微欠身,随即忧心忡忡道,“只是殿下,您此次亲临险境,实在……袁全那边,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长公主嘴角泛起一丝冷峭的弧度:

“袁全?他不过是我那皇兄放在本宫身边的一条恶犬罢了。他弹劾的奏章,只怕早已雪片般飞往帝京了。”

她放下茶盏,目光变得悠远而凝重:

“赵将军,你我皆是明白人,不必讳言。如今朝堂之上,大皇兄势大,母后早逝,外戚势微,本宫虽得父皇几分怜爱,但在那些根深蒂固的朝臣和世家眼中,终究是女子,难承大统。”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决绝:

“此次北来,整顿边军,抵御外侮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本宫需要一支完全听命于我的力量,需要战功,需要在这远离帝京漩涡的地方,积累能与大皇兄抗衡的资本!”

“剑门卫所,乃至整个北疆防线,便是本宫选中的根基之地!”

她终于向这位心腹老将吐露了真实的目的。

赵德昌心中剧震,虽然早有猜测,但亲耳听到长公主说出,仍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殿下……此路艰险,可谓步步荆棘。”

“本宫知道。”

长公主目光灼灼地看着他,“所以,本宫需要像赵将军你这样忠心耿耿、能力卓著的栋梁之才,也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

她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

“赵将军,你觉得王戬此人,如何?”

赵德昌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苦笑,摇了摇头:

“殿下,不瞒您说,末将……曾数次明里暗里示意,想将他彻底纳入麾下,甚至愿以兄弟相待,将来富贵共享。”

“但此子……心志极为坚定,他只认‘保境安民’四个字,对末将的拉拢,总是恭敬却疏离,从未松口。他似乎……不愿卷入任何派系之争。”

他将自己数次拉拢失败的经历和盘托出,语气中带着些许无奈和惋惜。

这样一把锋利的刀,不能完全握在手中,总是憾事。

然而,长公主听罢,非但没有失望,凤眸之中反而闪过一抹极其欣赏的光彩。

“好!好一个‘不愿卷入派系之争’!”

长公主抚掌轻赞,语气中带着难得的愉悦,“如今朝堂上下,拉帮结派、党同伐异之风盛行,似他这般心中自有沟壑,只认道理、不认山头的人,才是真正的难得!”

她站起身,踱步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意味深长地说道:

“他不愿被你拉拢,或许正是因为,他看得比很多人都清楚。他要的,或许不是一个需要效忠的主公。”

她回过头,目光深邃地看向赵德昌:

“赵将军,对于王戬,不必再刻意拉拢。只需如常待之,给予他应有的信任和舞台。本宫相信,只要方向一致,目标相同,他这把最锋利的刀,自然会斩向帝国最需要的地方。”

赵德昌若有所思,缓缓点头:“殿下深谋远虑,末将明白了。”

长公主重新坐回座位,眼神恢复了平静与睿智:

“当务之急,是稳住北疆,消化战果,同时……小心帝京来的明枪暗箭。袁全,绝不会让我们安稳太久的。”

“至于王戬,明日本宫便试试他成色!”

烛火噼啪一声轻响,映照着两人凝重而坚定的面容。

……

清晨的校场,寒霜未褪,呵气成雾。

秦皇堡的官兵们却已集结完毕,热火朝天地操练起来。

连日来的压抑和愤懑,似乎都在这晨练的呼喝声中宣泄而出。

长公主一身利落的玄色劲装,未戴珠翠,青丝高束,竟也来到了校场。

她屏退了宫廷侍卫,走到场中,朗声道:

“久闻边军儿郎勇武,本宫今日技痒,哪位壮士愿来指点一二?”

她的声音清越,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挑战意味。

堡内官兵面面相觑,与长公主动手?

这于礼不合,也怕伤及贵人。但在长公主目光扫视下,几名自恃勇力的军官还是硬着头皮上前请教。

然而,结果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长公主身形灵动如燕,步伐精妙,出手更是迅捷凌厉,虽未动用兵器,但拳掌之间隐含风雷之势,竟隐隐带着军中杀伐之气!

不过十来个回合,上前挑战的军官便纷纷被她或巧劲推开,或精准制住要害,败下阵来。

一连击败七八人,长公主气息依旧平稳,目光扫过众人:

“还有谁?”

校场上一片寂静,官兵们脸上都有些挂不住,既佩服长公主的身手,又为自己的败北感到惭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