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公主出征(2/2)
城门在冲车持续不断的撞击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门闩出现裂痕。
数段城墙同时告急,金鹏卫和凶悍的头狼已经跃上城头,与守军绞杀在一起,战线瞬间变得支离破碎!
“顶住!后退者斩!”
赵德昌挥刀砍翻一名后退的士卒。
他本人亲自加入了战团,旧伤迸裂,鲜血染红了战袍。
长公主的宫廷侍卫死伤殆尽,她本人也被数名金鹏卫围攻,发髻散乱,甲胄上多了几道深深的斩痕,险象环生。
直至深夜。
呜呜呜呜!
戎夏人终于吹响号角。
退军了!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
节堂内,灯火通明。
包括长公主在,所有人都知道戎夏人退军事暂时的。
下一波的攻城将会更加的猛烈。
此时关外戎夏大军的营火如同繁星,带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袁全尖厉的抱怨声响起“……大战在即,先斩主帅!如今赫连勃亲至,士气低迷,军心惶惶,这仗让老夫如何向陛下交代?!殿下,您此举……着实欠妥啊!”
他看着长公主,状若疯癫。
不断给长公主施压。
此时。
长公主端坐主位,指尖轻轻按着太阳穴,连日来的操劳和袁全的掣肘让她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但那双凤眸依旧清亮坚定。
她看向坐在下首,伤势未愈却强撑着精神的赵德昌。
“赵将军,袁公公的话,你怎么看?”
赵德昌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殿下,韩大同罪有应得,不杀不足以正军法,平兵愤!若非他与刘安构陷同僚,我剑门卫所何至于损兵折将,何至于在面对赫连勃时如此被动?袁公公此言,实属颠倒黑白!”
他带着的愤怒,但随即转为忧虑:“不过……袁公公有一句话没说错,赫连勃亲征,士气确实受到影响。部分将士,尤其是韩大同旧部,心中难免惶惑。且敌军势大,远超以往,硬拼绝非上策。”
长公主点了点头,袁全的抱怨固然可恨,但军心问题确实存在。
她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边防舆图前,目光锐利地扫过上面标注的关隘、山川、河流。
“袁全想借此战做文章,本宫偏不让他如意!”
长公主声音不高,却带着斩钉截铁的意味,“赵将军,此战关乎国运,更关乎你我,乃至所有忠于大夏将士的身家性命!”
“我们必须赢,而且要赢得漂亮!”
她手指点在剑门关前的一片区域:
“赫连勃新至,锐气正盛,必想一鼓作气拿下剑门。我军新遭内乱,不宜与其正面硬撼。当以坚守为主,挫其锐气!”
“殿下英明。”
赵德昌表示赞同,“关墙坚固,粮草器械尚算充足,只要指挥得当,坚守当无问题。待其师老兵疲,或可寻机反攻。”
“光是坚守,还不够。”
长公主摇头,她的手指顺着舆图上的山脉线条滑动,“赫连勃大军集结于此,后勤补给线必然拉长。而且,他如此自信倾巢而出,后方大营必然空虚!”
赵德昌眼睛一亮,他立刻明白了长公主的意图:“殿下是想……迂回侧击?”
“不错!”
长公主走到舆图前,手指坚定地点在剑门关东北方向一片连绵的山地区域,“由此处秘密潜出,借黑风岭余脉掩护,长途迂回,直插戎夏大军左翼后方!”
“那里是赫连勃囤积部分粮草和奴役我大夏民夫之地,守备相对薄弱!一旦我军出现在彼处,赫连勃必然震惊,不得不分兵回援,其正面攻势自破!”
她目光灼灼地看向赵德昌:
“赵将军,你伤势未愈,不宜长途奔袭。本宫命你统领卫所主力,坚守关墙!待本宫率军出现在敌后,制造混乱,举火为号时,你便率全军出关,猛攻其正面!届时戎夏军心已乱,前后受敌,必可大破之!”
“殿下!不可!”
赵德昌大惊失色,急忙劝阻,“您万金之躯,岂可亲临险地?迂回敌后,九死一生!若有不测,末将万死难赎!此事当另遣良将!”
袁全也阴阳怪气地开口:
“殿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您身系天下安危,如此行险,若……呵呵,老奴恐怕无法向陛下交代啊。”
长公主决然摆手,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正因为此战关乎国运,本宫才必须亲往!唯有本宫亲至,才能让迂回的将士用命,才能让赫连勃相信这是我大夏的决死反击,才能最大程度地扰乱其军心!”
接着她转而道:“另遣良将?赵将军,除了你,此刻关内,谁堪此重任?王戬虽勇,却需留在关墙,应对赫连勃的猛攻!”
见众人没有做声。
“本宫意已决!”
长公主斩钉截铁,“此次迂回,本宫只带秦皇堡旧部!他们熟悉山地作战,与戎夏有血海深仇,士气可用!赵将军,关墙,就交给你了!”
赵德昌深知长公主性格,知道再劝无用,他深吸一口气,单膝跪地,声音铿锵:
“末将……领命!必不负殿下重托,人在关在!只是……殿下千万保重!”
长公主微微颔首,目光又扫过袁全,带着一丝警告:
“袁公公,守关期间,还望你以大局为重,竭力协助赵将军。若因内耗致使关防有失,本宫纵然在外,也绝不姑息!”
袁全脸色变幻,最终躬身道:
“老奴……谨遵殿下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