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所向披靡(2/2)
……
王戬与长公主率领的八百骁骑,以战养战的策略运用得愈发纯熟,铁蹄所向,那些防备松懈的戎夏贵族牧场、小型囤积点如同朽木般被轻易摧毁。
他们行动如风,来去无踪。
今日还在东边百里外焚毁一处粮仓,明日便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西边的一条商道上,劫掠补给戎夏前线的商队。
他们甚至故意留下一些指向错误的行军痕迹,将追捕他们的戎夏军队引得晕头转向,疲于奔命。
更让戎夏贵族们胆寒的是,这支夏军并非一味杀戮。
王戬采纳长公主之策,将缴获的部分粮食、财物,分发给那些被戎夏王庭和大部族压榨的小部落和奴隶。
一开始,这些牧民惊恐躲避,但渐渐地,开始有人用复杂而隐含着希望的眼神,偷偷注视着这支不一样的敌人。
草原上开始悄然流传起“大夏长公主”和“王将军”的之名,虽不敢明面支持,但暗中的抵触情绪在蔓延,提供给戎夏主力的情报和支援在减少。
此消彼长之下,王戬所部的补给非但没有枯竭,反而因为一次次成功的袭击而变得更加充裕,甚至更换了更好的戎夏战马,士卒的甲胄兵器也得到了补充和修缮。
虽然人数因伤病略有减员,但剩下的无一不是历经血火淬炼的真正精锐,士气高昂,对王戬和长公主的信任近乎盲目。
这一日,他们的兵锋,指向了一座名为“灰岩城”的城池。
此城并非位于边境,而是深处戎夏腹地,因其周边盛产一种质地坚硬的灰色岩石而得名。
它虽不如虎跳关那般险要,却是戎夏东南区域一个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和手工业城镇,尤其以打造优质箭簇和修补铠甲闻名。
更重要的是,此地囤积着大量准备运往前线的军械和皮革。
由于身处腹地,灰岩城的守军并不多,仅有不到两千人,且多为二线部队,警惕性远不如边境守军。
城主乃是左贤王的一个远房侄子,素来以奢靡享乐著称。
夜色如墨,星月无光。
灰岩城墙上的守军抱着长矛,打着哈欠,望着城外一片寂静的黑暗,浑然不觉死神已然降临。
王戬没有选择强攻。
他亲自带领数十名最擅长攀爬的精锐,借着夜色的掩护和城墙岩石的凹凸,如同壁虎般悄无声息地摸上了城墙。
解决掉几个昏昏欲睡的哨兵后,他们迅速控制了靠近城门的一段墙垣。
“敌袭!敌袭!”
凄厉的警报终于响起,但为时已晚。
城门被从内部打开,埋伏在城外的长公主亲率主力骑兵,如同决堤的洪流,瞬间涌入城内。
城内的守军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
他们从睡梦中惊醒,只见街道上铁蹄如雷,火光四起,雪亮的刀锋在黑暗中划出致命的弧线。
那位养尊处优的城主,甚至连铠甲都没来得及披挂,就在府邸门口被雷豹一斧劈成了两半。
战斗几乎在黎明前就已结束。
负隅顽抗者被无情格杀,大部分守军在群龙无首下选择了投降。
王戬站在灰岩城的城头,亲手将那面破烂的戎夏狼旗扯下,扔在地上。
象征着长公主的玄色凤旗与王戬的“王”字将旗,在晨风中缓缓升起,猎猎作响。
城内堆积如山的军械、皮革、粮食,尽数落入他们手中。
“能带走的,全部带走,带不走的……”‘’王戬目光扫过那些打造军械的作坊和来不及运走的物资,冷然下令,“连同这座城,一并烧了。”
=冲天的烈焰再次燃起,映红了戎夏腹地的天空。
灰岩城的陷落,不仅仅是一座城池的丢失,更是对戎夏王庭威望的沉重一击。
消息传出,整个戎夏东南区域震动,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
大大小小的部族和城池人人自危,再也不敢高枕无忧。
长公主与王戬并肩立于城头,望着下方熊熊燃烧的城池和忙碌搬运物资的将士。
她的侧脸在火光映照下显得格外坚毅,凤眸之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王戬。”
她轻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我们或许……真的可以做到。”
王戬目光遥望北方,那是戎夏王庭所在的大致方向。
他没有说话,但紧握的拳头和眼中燃烧的火焰,已然说明了一切。
以八百孤军,搅动草原风云,兵锋所向,直指金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