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轰动(2/2)
攻陷重镇!
阵斩宗门长老!
这任何一条战绩,都足以彪炳史册,封侯拜将。
而如今,这些不可思议的功绩,竟然全都集中在了一支被视为“弃子”的孤军,以及那位曾被朝廷猜忌、甚至被袁全构陷的年轻将领和长公主身上。
短暂的死寂之后,朝堂如同烧开的滚水般沸腾起来。
那些原本就支持长公主,或心系国家的官员,此刻激动得难以自持,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兴奋和自豪。
“天佑大夏!天佑大夏啊!”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热泪盈眶,颤巍巍地出列,对着龙椅上的皇帝深深一拜,“陛下!长公主殿下与王将军,此乃不世奇功!扬我国威于域外,壮我军魂于九霄!当重重封赏,以励天下将士!”
“臣附议!王将军以寡敌众,临阵斩将,更能力毙宗门强者,实乃国之栋梁,军中之胆!长公主殿下巾帼不让须眉,亲冒矢石,与将士同甘共苦,当为皇室楷模!”
“此等大捷,足以震慑戎夏,安定北疆数十年!请陛下即刻下旨,犒赏三军,并派使者迎接长公主与王将军凯旋!”
支持派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整个宣政殿都充满了振奋的气息。
然而,在这片喧闹之中,大皇子李琮及其一系的官员,脸色却如同吃了苍蝇般难看。
李琮站在御阶之下,袖中的拳头死死攥紧,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
他听着那些对长公主和王戬的溢美之词,看着那些官员脸上毫不掩饰的敬佩,闷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怎么可能?!
他在心中疯狂呐喊。
那王戬不过是个边军泥腿子,那李明月不过是个女人!
他们怎么可能做到连他都无法想象的功业?
深入戎夏腹地也就罢了,竟然还能斩杀宗门长老?
那王戬的实力,究竟到了何等恐怖的地步?
嫉妒、不甘、以及包含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恐惧。
他原本以为南境的失利足以让父皇对李明月失望,却万万没想到,她在北疆竟能创下如此泼天功劳!
此消彼长,他在朝中的威望,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他下意识地看向龙椅上的父皇。
老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脸上看不出太多的喜怒,但那双略显浑浊的眼睛深处,却闪烁着极其复杂的光芒。
有震惊。
他确实被王戬和长公主的战绩震撼了,这远超他的预料。
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毕竟,这是大夏的胜利,是他李家的荣耀。
但更多的,是深深的忌惮和……忧虑。
王戬的实力成长太快了!
快到了让他都感到不安的地步。
能够阵斩宗门内门长老,这已经超出了普通武将的范畴,拥有了足以影响朝局平衡的个人武力。
而这样的一个人,却与拥有皇室血脉、军功卓著、在军中威望极高的长公主紧密结合在一起。
这股力量,太强了。
强到让他这位掌控天下的帝王,都感到了威胁。
他的目光扫过烦躁。
兄弟阋墙,外有强援……
这绝非社稷之福。
“咳咳。”
老皇帝轻轻咳嗽了一声,声音不大,却瞬间让喧闹的大殿安静下来。
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
“北疆大捷,确是可喜可贺。”
老皇帝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长公主与王戬,忠勇可嘉,扬我国威,功不可没。”
他先定了性,随即话锋微妙一转:“然,孤军深入,终究行险。玄骨宗乃戎夏国教,底蕴深厚,此番折损内门长老,必不肯善罢甘休。后续报复,恐更为酷烈。”
他看向兵部尚书:
“传朕旨意,嘉奖北疆将士。命剑门卫所副将赵德昌,严密监视戎夏动向,加固边防,以防不测。”
至于对长公主和王戬的具体封赏,以及是否召其回朝,他却只字未提。
“陛下!”
支持长公主的官员还想再谏。
“朕乏了,今日就到此为止吧。”
老皇帝摆了摆手,直接起身,在内侍的簇拥下离开了宣政殿,留下满朝文武心思各异地站在原地。
大皇子李琮看着父皇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阴霾和不解。
他不明白,为何如此大功,父皇的反应却如此平淡,甚至带着一丝压抑?
而支持长公主的官员们,则在兴奋之余,也品味出了一丝不寻常的意味。
陛下这态度……
似乎并非全然是喜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