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抗旨嘛?(1/2)
钱文柏笑了。“陆大人早已为各位想好!信源钱庄即日推出‘兴农贷’!凡分到田地的农户,皆可凭田凭,去钱庄贷取一笔钱粮,年息只收一分!保证大家安稳度过这几个月!”
土地,技术,资本。
陆渊的三板斧,彻底砸碎了套在苏州百姓身上千百年的枷锁。恐惧,在实实在在的好处面前,终于开始消融。
秋日,苏州城外,一望无际的金黄稻浪随风起伏。
获得大丰收的百姓们,自发地凑钱,请最好的工匠,为陆渊打造了一把巨大的万民伞。伞盖之上,用金线绣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得以温饱的家庭。
揭伞那天,人山人海。
那位第一个上前领地的老农,代表所有百姓,将一把由新米做的饭,恭恭敬敬地递到陆渊面前。他的手在抖,脸上老泪纵横。
“陆大人……俺们庄稼人,不会说那些好听的话。以前,俺们怕你。现在,俺们敬你,服你。这把伞,是苏州几十万户人家的心意,请大人务必收下!”
陆渊没有说话,他接过那碗还冒着热气的米饭,在万众瞩目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吃完,他将空碗递还给老农,然后走上临时搭建的高台,对着底下黑压压的人群。
“我陆渊,吃着苏州的米,就永远是苏州的人。”
他的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谁想砸我们苏州人的饭碗,我第一个不答应!”
“陆大人千岁!”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紧接着,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然而,就在江南一片欣欣向荣,陆渊在苏州的声望达到顶峰之时,一匹快马自京城而来,踏破了这份喜悦。
深夜,陆渊正在书房看各地呈上来的秋收报表。
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被林铮带了进来,他手捧着一卷明黄的圣旨。
“陆大人,圣旨到。”
陆渊与钱文柏起身,跪地接旨。
信使展开圣旨,开始宣读。开头是嘉奖,皇帝赵乾称赞陆渊“清理积弊,安定江南,乃国之能臣”。
钱文柏脸上露出喜色。
但信使的声调一转,变得严厉起来。
“然,其在苏州,杀戮过重,有伤天和,物议沸腾。朕心甚忧之。着翰林院修撰陆渊,即刻平调西北,任凉州巡抚,以磨其心性,安抚边地。钦此!”
最后的四个字,如同冰块砸在地上。
钱文柏猛地抬头,满脸的不可置信。
“这……这是明升暗降!江南新政刚刚有了起色,陛下怎么会……”
凉州巡抚,是从六品的京官,一跃成为从三品的封疆大吏。可凉州是什么地方?那是镇北侯陆战的老巢,是整个大夏最贫瘠、最凶险的地方!
陆渊一言不发,双手举过头顶,接过了那道沉甸甸的圣旨。
“臣,陆渊,接旨。”
信使走后,书房内的空气凝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