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借钱(2/2)
听了陈光明的话,王建军才明白,原来张志远只是欣赏陈光明,二人并无私交。
王建军思索了一会,张志远欣赏陈光明,说不定陈光明就有出头之日。更何况通过几次接触,王建军了解到,陈光明此人,能力很强,今天帮了陈光明,他日说不定就有回报。
王建军道,“这样吧,我让明州县城发集团,赞助你们镇40万,用于抚恤老弱病残,其它的钱,你自己想办法。”
提起城发集团,王建军很是自豪。
前几年,为了弥补明州县政府基建资金的缺口,推动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王建军参照外地模式,提出设立城投公司,通过市场化融资的方式,为明州县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动力。于是明州县城市发展集团应运而生。
慢慢地,包存顺也发现了城投的好处,那就是可以代替政府,从银行源源不断地贷款。
于是,明州县政府把所有的固定资产,都纳入城发集团,通过城发集团,向银行贷款。
比如县政府大楼,明州县城广场,县人民医院大楼......
甚至县政府大楼,在这家银行贷上几个亿,又去那家银行再贷上几个亿。
包存顺很支持这种做法,他在一次会议上公开讲,银行的钱,就是国家的钱,你不贷,我不贷,都被别的城市贷去了,咱们不就吃亏了吗?
有个老干部反问道,贷了这么多钱,将来靠什么还?
包存顺嗤之以鼻,“凭本事贷的款,为什么要还?”
“反正是国家的钱嘛!这就像儿子花了老子的钱,儿子没钱还,老子还能逼着儿子还吗?”
王建军打了个电话,把明州县城投一把手冯宝新叫了过来。
冯宝新三十多岁,原来是王建军的秘书,后来到财政局任副局长,成立城投公司后,他担任了总经理。
王建军让冯宝新出钱,既没有风险,又不会传到包存顺耳朵里。
王建军指着陈光明道,“这是大山镇陈光明,小冯你认识吧?”
冯宝新听王建军讲过几次陈光明,言语间王建军对陈光明很是欣赏,于是主动伸手,笑着说道,“大名鼎鼎的陈镇长,当然认识。”
陈光明赶紧握住冯宝新的手,“冯总客气了,我早应该去拜访你才对。”
冯宝新抓着陈光明的手,使劲摇晃着,“以后就熟悉了,多多来往。”
王建军对冯宝新说,“陈镇长那里到了年底,资金周转不过来,你找个名目,拨四十万给他,什么时间有了钱,再让他还。”
潜台词就是,没钱可以不还。
冯宝新点了点头,这城投公司,是县政府的小金库,资金来往量很大,区区四十万,真算不了什么。
王建军又说,“这事就不要对外讲了。”
冯宝新道,“我晓得。”
陈光明听到四十万,欣喜若狂,但依旧装出悲哀的样子。
“王常务,这点钱远远不够呀!我们全镇上下,年底都发不出工资奖金了......”
王建军道,“光明,你怎么这么死心肝眼子,快过年了,张市长帮了你这么大的忙,你带点东西去看看他,顺便提一嘴,这事不就解决了?”
“如果还是拉不。”
陈光明想了想,王建军说的也是个法子。但去见张志远,陈光明是不想去的,张志远帮了那么大的忙,自己怎么好意思再麻烦他。更何况上门送礼,陈光明真拉不下这个脸来。
不过王建军说的找企业借款,倒是个法子,大山镇现在最大的企业是谁?当然是赵氏集团了,让赵燮借一笔钱渡过难关,应该不是问题。
但赵燮也不是省油的灯,想让这条大鱼上钩,必须拿出香喷喷的诱饵来,陈光明觉得,茅山新金矿,就是香喷喷的诱饵。
回到大山镇政府,陈光明就把俞沐大叫来,起草了一封邮件,请赵燮到大山镇来,商讨茅山新金矿联合开发事宜。
仅仅过了两天,赵氏集团就来人了,因为接近年底,赵总忙于公务,特地安排投资副总纪永强,财务总监乐青前来大山镇,考察、洽谈新金矿项目。
俞沐大进来向陈光明报告时,陈光明愣神了。
“赵燮不来,来的是纪副总?乐总监?”
“对啊,就是上次咱们去S城,请赵氏收购茅山金矿,让咱们碰了一鼻子灰的那两位。”俞沐大气呼呼地道,“纪永强,分管投资的副总;乐虹,财务总监。”
陈光明立刻想起那次尴尬的S城之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