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终于肝到满级(2/2)
“最难练的箭术也圆满了。”林昭满意地收起弓,“这开元大弰弓有效射程内,被我盯上的猎物,绝无失手的可能。应天府的勋贵子弟里,能有这般硬弓造诣的,怕是能堪比边军神射了。”
两年半的时间,他将卫所应袭舍人必修的五项基础武学全部练到了凡人所能达到的极致——箭术要能百步穿杨,骑术需控马如履平地,军阵步法得懂攻防调度,拳脚剑法要扎实稳健,这进度远超族中长辈的期望。
如今筋骨体魄也已打熬扎实,气血充盈,是时候修炼“内练一口气”的法门了。只有学会内家吐纳术,能搬运周身劲力,才算真正踏入武道门槛。这功法源自道家吐纳却摒弃了迷信之说,专重肢体导引与呼吸配合,是高武江湖与军中公认的入道根基。
在这兵荒马乱、山精水祟暗生的世道,唯有掌握真正的武力,才能通过武学考核袭承父亲的指挥佥事之职,保住性命。
“毕竟,这具身体的原主,恐怕就是遭了潭中邪祟的毒手。”
林昭并非此世之人。
三年前,嘉靖十八年,京城发生“白莲教案”之际,他魂穿到了这个林家嫡子身上,并得到了这个神奇的熟练度面板。
原主最后的记忆,是在乌龙潭钓鱼时,鱼线突然一沉,本以为钓到了大鱼,奋力拉上来却是一具诡异的青铜棺椁。那棺椁不过三尺长,表面刻满了上古巫祭纹路,在水中浸泡多年却毫无锈迹,在月光下泛着青黑冷光。
正当原主惊骇之际,棺盖突然滑开一道缝隙,一只惨白浮肿的手从里面伸了出来——正是乡野传说中“潭祟勾魂”的景象。原主当场气血逆冲,惊悸晕厥,再醒来时,体内已换了林昭这个异乡客。
后来,父亲的老部下赵铁鹰在潭边发现了昏迷的他,身边堆着腥臭的水草鱼虾,嘴里还胡言乱语。这位曾在锦衣卫任职、凭一身硬功被誉为“夜不收”的旧将,一直以为是少爷钓不到鱼,心急之下下水摸鱼才弄成这般狼狈。
林昭从不敢说出遇青铜棺椁的真相——这世道,神神叨叨的说法多是江湖骗术,谁会相信一个撞见邪祟还能活命的人?那诡异的青铜棺成了他心中的阴影,至今不敢靠近乌龙潭。
不过这些年的打听让他确信,祟物之说自古就有。就像民间传言“松溪内家拳高手能打穴闭脉”,连走南闯北的赵铁鹰都认为那是夸大其词,但林昭却深信不疑。
“既然青铜棺中的邪物真的存在,那内家高手也未必是传说。”
但他清楚,现在的自己只是个落魄将门之后,寻访武学名师无异于痴人说梦。仰望星空之前,先要脚踏实地。
所以从十岁穿越过来起,林昭就刻苦修炼五项基础武学。凭借熟练度面板,不到三年就全部练到了凡阶极致。他自信,即便是那些在职的卫所军官,在这些基础功夫上也未必比他强——尤其是箭术,用这开元大弰弓射透甲锥箭,三十步内可破两层棉甲,更是他的骄傲。
十二岁的林昭,身高已达六尺,虎背熊腰,肩宽背厚,除了脸上还带着稚气,体格比许多成年汉子都要健壮。在这百姓大多面黄肌瘦的年头,一副气血充盈的好身板,就是战场上最大的资本。
如今万事俱备,只差内家吐纳术了。他也知道,内家功夫不能过早修炼,必须等筋骨强健、气血稳固后才能开始,否则容易导致气血淤塞,伤及五脏甚至终身残废。这正是卫所应袭舍人要先打熬体魄的原因。
心情大好的林昭提起玄霜狐,转身下山。
山坡下,一个身影正含笑望着他——约莫四十岁年纪,鬓角微霜,身穿洗得发白的靛蓝色箭衣,腰悬环首刀,正是赵铁鹰。这位曾在北境凭铁布衫硬功格杀鞑靼骑手的锦衣卫旧将,是父亲临终前托付的心腹,也是林昭如今最信任的人。这些年的朝夕相处,让这份师徒之情、主从之义,比血脉亲情更加深厚。
见林昭下山,赵铁鹰快步上前,声音里满是欣慰:“少主好箭法!这玄霜狐最是机警难射,你用开元大弰弓能八十步穿颈,这份准头堪比边军‘夜不收’!若是先指挥佥事在世,见你这等武学造诣,定会欣慰大笑,说我林家应袭舍人后继有人,武学传承不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