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高武大明:我的熟练度武道 > 第3章 铁甲熬筋骨,龙元燃心焰!

第3章 铁甲熬筋骨,龙元燃心焰!(1/2)

目录

嘉靖二十一年,腊月

“多谢赵叔提醒,我会注意的。”林昭拱手道谢,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心里却在快速盘算:每天修炼要消耗两斤牛肉、三斤粟米,赵叔练硬功也得补肉食,再这样下去,贫瘠的乌龙潭可养不起两个练内家功的武者。

看来,得想办法弄点额外进项了——要么去镇上贩卖玄霜狐这类野味,要么就得琢磨着开发乌龙潭的水产,总不能坐吃山空。

赵铁鹰没察觉他的心思,点点头继续说道:“接下来,你每天得穿着三十斤重的精制山文甲、手持镶铁藤牌负重修炼。武人实战多在战阵,只有先习惯甲胄重量,真正对敌时才能把吐纳诀的劲力用顺,不至于被甲胄拖慢动作、打乱呼吸。”

他顿了顿,忽然想起什么,补充道:“对了,丝帛手札末尾还有《玄蛟秘药》的配方,少主都记熟了吗?”

林昭颔首:“都记熟了,赵叔放心。”

他心里门儿清,上乘内功修炼大多要配辅功秘药,既能加快劲力积累,还能温养经脉,减少走火风险。

这《玄蛟秘药》的配方不算刁钻:成年黑蛟血九钱、成年黑蛟胆一枚、玄甲灵龟壳煅粉、月灵草、九玄烂、穿山龙元、青灵玉屑。

除了穿山龙元,其他材料在应天府的药市都能找到——玄甲灵龟壳煅粉贵些,但凑凑也能买到,月灵草、九玄烂更是山野常见的草药,青灵玉屑找玉匠买些边角料就行。

就连黑蛟血、黑蛟胆也不挑品类,江淮一带的水蛟、山蛟都行,只是品类越珍稀,药效越强罢了。

可偏偏这穿山龙元,成了拦路的硬骨头。

按《大明异兽图录》记载,穿山龙是除潭祟外,江淮至北疆一带最凶的异兽——体长三丈有余,鳞甲硬如精铁,一口能咬断碗口粗的树干,力大无穷还善挖洞,寻常武徒遇上,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

这东西不仅是江湖武者口中的“炼药宝材”,更是军伍里稀缺的“异兽素材”,连锦衣卫捕猎队都常组队去北疆围猎。

更奇的是,穿山龙有“嗜宝癖”,银锭、玉器、甚至镶金的兵器,只要亮闪闪的,都会拖进自己的洞穴当“藏品”。

要对付一头成年穿山龙,要么请大武师带着百炼宝刀正面硬撼,要么就得五个以上的武师巅峰联手——先设下淬了“化鳞散”的陷阱,用绊马索缠住它的四肢,再用强弩攒射鳞甲缝隙,耗到它力竭才能猎杀。

当年传奇武师定远侯邱福未成名时,就有过单枪挑穿山龙的壮举:那头北疆穿山龙之前连伤三位卫所武师,还活活拍死了一位刚晋阶的年轻武师,结果邱福提着一杆杨家枪追了三天三夜,最后在山洞里将其斩杀,还从龙穴里挖出了万两白银和两箱前朝玉器,这事至今还在边军里传为美谈。

这么凶的异兽,它的龙元自然贵得吓人——应天府药市上,一小瓷瓶穿山龙元就要三百两纹银,这笔钱能买五套精制山文甲、二十个壮年佃户,或是一百头耕牛,抵得上林家堡两年的田租收入。

以林昭现在的家底,就算把乌龙潭沿岸的薄田全卖了,也凑不出这么多银子。

“我刚入武徒境,靠粟麦、牛肉食补足够撑气血,暂时用不上秘药,这事不急,慢慢找就行。”林昭说得轻松,指尖却悄悄攥紧——他心里清楚,这穿山龙元,怕是得等自己晋入武师境,能凝出玄蛟罡护体,才有本事想办法弄到手。

接下来的日子,林昭彻底扎进了修炼里:每天卯时起床,先练一个时辰玄蛟吐纳诀;辰时吃过早饭,就穿着山文甲、扛着镶铁藤牌绕着林家堡跑,跑够五十圈再练盾牌格挡;午时吃过午饭歇半个时辰,接着练玄蛟剑法的基础式;申时跟着赵铁鹰学拆解招式;酉时再练一个时辰吐纳诀——有熟练度面板在,每一次挥剑、每一次吐纳都能看到进度,半点不觉得枯燥。

修炼之余,赵铁鹰还会给他讲江湖与军伍的武道常识,让他少走了不少弯路。

按赵铁鹰的说法,内家吐纳的核心,是靠特定呼吸节奏搭配肢体动作,激发血脉里的潜藏劲力,再将劲力融到筋骨里,全面强化体魄。

这种强化比寻常锻炼猛得多,所以每次修炼后都得大量进食——别听江湖上瞎传什么“辟谷练气”,那都是骗人的把戏,再厉害的武者,也得靠吃饭补气血,大武师一顿能吃三十斤牛肉,传奇武师邱福更是能一顿吃一只牛。

虽说都是强化体魄,但不同内功各有侧重:《玄蛟吐纳诀》最擅长的就是防御,等修炼小成、凝结气种晋入武师境后,不仅力量、速度会翻一倍,抗击打能力更是远超常人——到时候双臂表面会凝出一层淡青色的薄罡,摸上去像覆了层软铁,虽然做不到刀枪不入,但寻常环首刀砍上去,顶多划道白印,钝器砸在身上也能卸去大半力道。

这种薄罡,江湖人叫“玄蛟罡”,朝廷兵部将其归入“军伍内劲”范畴,锦衣卫北镇抚司则称其为“护体真劲”,为了拉拢武者,还编了“太祖爷亲授炼劲法,传于军中护大明”的说法。

林昭听了心里暗笑:这说法怕不是兵部编的——不过吐槽归吐槽,他也清楚,这玄蛟罡不管叫什么,都是实打实的保命本事。

等修炼到大武师境,玄蛟罡能覆盖全身,到时候就算穿着单衣,也能硬接十石强弩的箭,抗击打能力堪比穿山龙的鳞甲——那才是真正的“高手”,在战场上能顶着箭雨冲阵,凭一己之力撕开敌军的阵型。

也正因如此,林昭从不信父亲“战死边疆”的说法。

父亲林远山可是能凝出全身玄蛟罡的大武师,一身横练硬功连鞑靼的射雕手都射不穿,怎么会轻易死在战场上?

就算遇上鞑靼的千人队,打不过想跑,也没人能拦得住——就算是同级别的大武师,想留住他也得付出重伤的代价。

至于传说中的传奇武师出手?

可能性更小——那些顶尖高手要么隐居,要么镇守一方,早就超脱了寻常争斗,当年魏国公徐钦想请叶先生出手,都得备十万两黄金,还得看叶先生的心情。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林昭心里跟明镜似的:父亲的死,怕是朝中勋贵与锦衣卫里的派系联手设的局——父亲当年拒了魏国公徐钦的拉拢,又挡了“血手将军”周阎在铁砧山的私矿财路,树敌本就多,没了大武师的实力做后盾,林家倒台是迟早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