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对立星域的壁垒与中间地带(1/1)
新芽号驶入对立星域时,船身被一道无形的壁垒分成了两半。
左半部分沐浴在刺目的白光中,金属外壳因高温微微发烫;右半部分则笼罩在纯粹的黑暗里,能量读数低至冰点。这种绝对的割裂感比虚实夹缝更令人窒息——星域中的星辰不是燃烧的火球,就是冻结的冰核;漂浮的陨石要么是滚烫的岩浆团,要么是冰冷的冰晶块,两者之间隔着真空的“无人区”,连光线都无法穿透。
“这里的法则被‘非此即彼’绑架了。”阿禾看着控制台的警报,飞船的平衡系统正在全力抵抗这种极端割裂,“就像有人在黑与白之间画了一条线,说这边只能是黑,那边只能是白,谁也不能越界。”
对立星域的居民分为“光族”与“影族”。光族住在恒星密集的“炽阳区”,浑身散发着灼热的光芒,认为黑暗是一切混乱的根源;影族栖息在冰行星构成的“寒寂区”,身体由凝结的暗影构成,视光明为毁灭的前兆。两族的边界线被称为“湮灭带”,任何光与影的触碰都会引发能量爆炸,因此他们从未有过真正的交流。
“他们把‘差异’当成了‘敌人’。”和声晶核播放出两族的意识碎片,光族的愤怒与影族的恐惧交织在一起,形成尖锐的噪音,“就像火焰害怕被水熄灭,水害怕被火焰蒸发,却忘了两者相遇也能生出温暖的蒸汽。”
阿禾尝试在湮灭带中央投放“缓冲能量”,这种能量既不发光也不制冷,而是带着温和的“中性频率”。但能量刚进入湮灭带,就被光与影的极端力量撕碎,连一丝涟漪都没留下。
“硬闯不行,得找到他们‘共同的渴望’。”阿禾想起记忆星河的经验,对立的背后往往藏着相似的需求。她驾驶新芽号绕着星域巡航,发现炽阳区的光族虽然排斥黑暗,却在恒星休眠期(每千年一次)因能量不足而陷入恐慌;寒寂区的影族虽然畏惧光明,却在冰核冷却时因缺乏能量而濒临灭绝。
“他们都需要‘稳定的能量源’,只是选择了不同的方式。”阿禾的目光落在湮灭带边缘一颗废弃的“双态星”上——这颗星球一半是冷却的岩浆,一半是融化的冰层,中间有一层厚厚的岩石,恰好能隔绝光与影的直接冲突。
她将半醒种子播撒在双态星的岩石层中,同时注入平衡麦树的能量。种子在岩石中生根发芽,长出的树干既不怕高温也不畏严寒,枝叶穿过岩浆层时吸收光能,扎入冰层时储存暗影能量,最终在树顶结出了一种“柔光果实”——果实散发着不刺眼的暖光,既能为光族提供稳定能量,又不会灼伤影族。
当第一颗柔光果实成熟,阿禾用调和仪将果实的能量信号分别发送到炽阳区和寒寂区。光族的长老犹豫再三,派出年轻的使者穿过湮灭带边缘(双态星的位置避开了最危险的区域),当他触碰到柔光果实时,没有感受到灼痛,反而获得了比恒星更温和的能量。
影族的首领也带着族人来到双态星,暗影构成的手指轻轻拂过果实的光芒,发现自己的身体没有消散,反而因能量补充而更加凝实。
“这不是光明,也不是黑暗……是另一种东西。”光族使者喃喃道。
“是能让我们都活下去的东西。”影族首领的声音带着释然。
两族在双态星周围建立了“共享能量站”,光族负责培育柔光果树的向阳面,影族照料背阴面,彼此依然保持着距离,却不再视对方为仇敌。湮灭带的范围在柔光果实的能量影响下渐渐缩小,中间地带开始出现既不灼热也不冰冷的小行星,像一颗颗温柔的纽扣,连接着曾经对立的两端。
离开对立星域时,阿禾的笔记本上多了一幅画:双态星上的柔光果树,左边的枝叶沐浴在星光里,右边的根须扎在暗影中,中间的树干上,光族与影族的使者正隔着果实相视一笑。
和声晶核的旋律变得更加丰富,光明的明快与黑暗的深沉在其中和谐共存。下一个目的地是“循环之海”——那里的生命被困在永恒的轮回中,重复着相同的命运,既无法挣脱,也找不到轮回的意义。
“轮回不是囚笼,是带着记忆的成长。”阿禾望着星图上那片旋转的蓝色海洋,“看来我们要去帮他们找到‘轮回中的新意’了。”
新芽号的引擎与柔光果实的能量共鸣,朝着循环之海的方向飞去。宇宙的平衡之道,在对立的壁垒间展现出“求同存异”的智慧,而那些困在轮回中的生命,正等待着被唤醒“每一次重复都有新意义”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