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92.戴罪立功(2/2)
二人商议已定,便马上派快马直接将此信送回了南京,因为史可法早已知会过黄得功,若是有紧急军务,可直接奏报朝廷,不必再向他上报,由他转呈。
朱胜机接到黄得功呈上来的奏疏与吴三桂写给朝廷的密信之后,不禁面露笑容,不是因为吴三桂主动要做朝廷的内应而感到高兴,只是单纯地感觉此事有些好笑。
吴三桂这个反骨仔,明明是看到如今建奴已无胜算,才又想着复投大明,却说得这般好听,真当自己是傻子不成?之前明军处于劣势之时,怎么不见他对大明的“忠诚”?
朱胜机是不可能赦免吴三桂的叛国之罪的,他引清军入关给大明带来了巨大灾难,可不是轻描淡写地一句“戴罪立功”就可以一笔勾销的。
但是,吴三桂既然动了叛清之心,那么倒也不是不能利用一下,所以朱胜机还是回复黄得功,让他答应吴三桂的请求,就说朝廷同意吴三桂“戴罪立功”!
朱胜机既然不打算放过吴三桂,现在却又同意吴三桂“戴罪立功”的请求,难不成是想出尔反尔,失信于天下吗?
当然不是,因为所谓的“戴罪立功”,本身就不是什么承诺,而是朝廷法外开恩,对有罪者暂不治罪,给予其弥补过错的机会,是朝廷给臣子的恩惠,与最终要不要治罪并不冲突,取决于有罪者所立之功,能否抵消他所犯罪过。
就吴三桂的情况来看,他罪责滔天,若想弥补罪责,除非他能够凭一己之力收复京师,将建奴逐出关外去,这对于吴三桂而言,是他可能办的到的事情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吴三桂若是想仅凭给明军做内应,里应外合助明军战胜建奴,就想抵消自己之前所犯叛国之罪,得到朝廷的赦免,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毕竟他做不做明军的内应,其实对明军而言意义不大,不论有没有他的里应外合,明军现在都是稳操胜券的!
所以,即便最后朱胜机已然要追究吴三桂叛国降清之罪,也照样是合情合理!
但是很显然,吴三桂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董吉把朝廷的答复带回去之后,吴三桂顿时喜出望外,完全没想到事情竟会如此顺利。
其实吴三桂也不是没有自知之明的,对于朝廷能够接受他的主动投顺并没有抱太大希望,至少他不认为朝廷会答应的如此痛快,事情能够办得这么顺利。
为此,吴三桂之前可没少纠结,光是在选择该通过谁来联络大明朝廷这件事上,他都一连纠结了数夜,迟迟难以做出决定。
当然,他的选择不多,也就只有一个刘肇基和一个黄得功而已,此二人都是出身辽东,勉强算是旧识,还是可以说得上话的。
只是此二人对于吴三桂而言,都算不上熟悉,也都谈不上有什么交情,到底谁更容易交往,更好说话,他是一点儿底儿都没有的。
按理说,刘肇基应该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毕竟刘肇基与他一样,同是出身将门之家,而且年龄差距不算悬殊,彼此都听过对方的名号,故而应该更好说话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