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98.逃跑的建奴(2/2)
不过,多尔衮能不能接受现实,那是多尔衮的事情,不是明军所关心的,平原之战结束后,冯勇胜、沈贺星和冯恒英都已经返回了禹城去,由刘肇基统领明军与吴三桂麾下的辽军、以及投降的绿营军留在平原打扫战场。
此时的平原县城之中,尸横遍地,但这些尸体主要都是建奴的八旗军和绿营军,只要少数的辽军和寥寥无几的明军。
毕竟之前在平原县城之中交战的,主要就是八旗军和绿营军,辽军虽然在最初的时候也曾参与过于八旗军的战斗,但毕竟辽军的战斗力远胜绿营军,所以伤亡明显要比绿营军少得多。
至于后来辽军把明军引入城中之后,便是对八旗军单方面的屠杀了,八旗军几乎没有反抗之力,而且都争相逃窜,也顾不上反抗,因此辽军和明军几乎都是没有伤亡的。
经过粗略的统计,此一战歼敌数量不下两万,这个数字是单指建奴的八旗军,不算其他的各种伪军部队,所以这个数字绝对足以让建奴伤筋动骨,给予其沉重打击。
毕竟八旗军作为建奴真正的核心部队,数量本身并不多,只有不足十万,算上之前豪格的正蓝旗,建奴前前后后已经损失了近三万八旗精锐了,别说是伤筋动骨了,说是元气大伤也不为过。
事实证明,也只有这八旗军才是建奴真正的要害,也只有打在这八旗军身上,才能真正让建奴感受到痛楚,至于绿营、辽军、天佑军,不管是死多少,哪怕是全军覆没了,对他们而已也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数字!
或许也正是因此,建奴才会有今日这一场惨败,是他们对绿营、辽军的漠视与残忍,招致了辽军与绿营的反叛,给他们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后果。
要知道,平原这所谓的“十万大军”,其中八旗军只占三成,其余的可都是绿营与辽军,绿营和辽军这一造反,不仅“十万大军”变成“三万”,而且还凭白多出了七万敌军,建奴想要平叛弹压都尚且力不从心,更不要说辽军和绿营的背后还有明军“撑腰”了!
不过,绿营虽然跟着辽军一起造了建奴的反,但绿营毕竟与辽军不同,没有像辽军统帅吴三桂一般提前向明军投诚,所以在战后,绿营的处境自然与辽军是截然不同的。
因为吴三桂已经被大明朝廷准许戴罪立功,所以他麾下的辽军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担忧了,跟着吴三桂复投大明,遵从朝廷的命令行事便是。
但绿营不一样啊,他们倒是想要投顺大明朝廷,但也得大明朝廷愿意接受啊,对于大明而言,他们可都是降清的叛军,朝廷能轻易赦免他们的叛国之罪,饶恕他们吗?
可即便他们心中有所顾虑,眼下却又别无他选,毕竟如果不投顺大明朝廷的话,他们也就只能选择逃离平原另谋生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