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271.秘见郑森(1/2)
这些安南的良田自然不可能属于平民百姓,自然是早就被掌权者所兼并,据为己有了,阮氏、郑氏和莫氏掌控安南,本身就是安南最大的三个地主。
不过地主家的地自然不会都是由自家负责耕种的,还是要雇佣或者租给普通百姓们耕种的,因而既然冯恒英提到了不能亏待百姓,三家索性也就接收了朝廷送来的蜀锦,然后好好赏赐了一番手下的佃户和长工们。
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就不是冯恒英需要考虑的事情了,既然三家已经接受了朝廷送来作为采购稻米货款的蜀锦,粮食也已经筹齐,那么接下来就事不宜迟,该尽快把粮食送往北方了。
现在整个大明虽然已经基本平靖,所有反动势力都被剿灭干净,但灾情和饥荒却依然遍布全国,尤以北方最为严重,所以赈灾自然要优先赈济北方。
冯恒英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着手安排运粮事宜,他决定水陆并进,兵分两路运输粮食到北方各省去。
陆路方面,可以直接从安南北上,经由川贵两省,把粮食送到陕西、山西与河南三省,而水路方面,则可以北上走水路入长江,沿江北上至应天,转京杭大运河把粮食送到山东和北直隶去。
与此同时,冯恒英也在第一时间把粮食已经筹齐的消息通过电报禀报给了朝廷,并奏请朝廷下旨,通知沿途各省府州县,要提前做好接受粮食与赈灾的相关准备,以便在粮食运抵的第一时间就能迅速把粮食送到饥民的手中,让饥民吃上饱饭。
对此,倒是冯恒英有些多虑了,毕竟朝廷早就已经下旨,让各省府州县都提前做好了准备,各地官府已经提前安排好了存放粮食的粮仓,建设好了发放赈济粮的赈济点与粥篷,可谓万事俱备,只等粮到。
当然,除了这些工作之外,安全保障工作也是尤为重要的,现在因为灾情与饥荒严重,饥民四野,这粮食对于饥民的诱惑无疑是致命的,所以哪怕这沿途没有什么叛军与匪徒敢拦路抢劫,真要遇上大量的饥民哄抢,也不是闹着玩儿的!
所以,冯恒英这一次运粮刻意派出了大量的兵力进行护送,以确保把粮食安然无恙地送到各省府州县的官府手中。
北方的各省府州县的官员们,在听闻朝廷从安南调来了上百万石粮米的消息后,都不禁长舒了一口气,压在他们胸口已久的巨石,总算是可以落地了。
官员们得知运送这些粮食的部队已经从安南出发北上,一个个皆转忧为喜,这下他们总算不用再为粮食的事情而发愁了,对朝廷,对百姓也总算能有个交代了!
但是他们也很清楚,越是在这种时候,越是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否则很可能会功亏一篑,现在各省府州县聚集的饥民越来越多,官府的压力自然也就越来越大。
随着仓库中的粮食越来越少,官府能拿出来的赈济越来越少,饥民们的不满情绪也在与日俱增,长此以往,只怕是要出大乱子的。
因此,为了安抚人心,各地官员们只好张贴告示,把朝廷已经下旨调拨安南粮米赈灾的消息公之于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