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定风坡战损(2/2)
一支支队伍,如同汇入大江的溪流,带着新的使命与决绝,踏上了北上居庸关的征途。
而王宏发与马子晋,也带着属官,策马扬鞭,分别奔向各自的县城,去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关键之战,筹集那至关重要的“血液”。
又是一日之后蓟城,残阳的余晖透过破损的窗棂,在临时充作书房的府衙偏厅内投下斑驳的光影。
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淡淡的血腥与焦糊气味,提醒着人们这里不久前经历的惨烈。
吴承安独自坐在案前,面前摊开着北疆的军事地图,手指在代表居庸关的位置反复摩挲,眉头微锁,陷入沉思。
蓟城之战虽胜,但武镇南溃逃并占据居庸关的消息,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那不仅是军事上的威胁,更是政治上的巨大隐患。
马肃擅自调兵导致关隘失守,此事若被朝中政敌抓住大做文章,后果不堪设想。
他派出的八百里加急捷报和请罪求情的奏章,此刻想必已在通往洛阳的驿道上飞驰,但最终结果如何,依旧未知。
就在这时,亲兵的脚步声在门外响起:“将军,定风坡岳将军有信使到。”
“让他进来。”吴承安收敛心神,沉声道。
一名面带风尘之色的信使快步走入,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火漆密封的信件:“岳将军命小人呈送将军亲启。”
吴承安接过信,迅速拆开。
岳鹏举的字迹挺拔有力,一如他本人。
信中先是禀明了定风坡敌军已全面北撤,围困解除。
他已遵照命令,集结雷狂、杨兴、狄雄、罗威等部,并联络了王宏发、马子晋负责后勤,全军正火速开赴居庸关。
看到这里,吴承安微微颔首,岳鹏举行事果决,调度有方,确实没有让他失望。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到信纸后半段,关于定风坡之战具体战损的汇报时,他的手指不由自主地微微收紧。
“定风坡此役,我军依托工事,虽成功阻滞敌援,然敌军攻势凶猛,将士虽奋力血战,仍伤亡惨重。”
“经清点,我军阵亡四千二百余人,重伤一千九百余,轻伤逾两千,合计折损八千一百人左右。”
“而据战场清理及斥候探查估算,大坤攻城兵马,损失约在六千人上下。”
“末将指挥不力,致使我军伤亡竟多于攻城之敌,有负将军重托,心中惶恐万分,特此向将军请罪,甘受军法处置!”
八千一百对六千。
防守一方,占据地利,最终的交换比却是如此。
信纸上,岳鹏举那“请罪”二字,写得格外沉重,仿佛能透过纸背,看到他请罪时那不甘又自责的神情。
吴承安缓缓放下信件,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这个结果,并未出乎他的意料。
他麾下这支军队的构成,他再清楚不过。
除了赵毅部一万算是久经战阵的正规边军,以及岳鹏举等少数核心将领带领的嫡系还算精锐外。
其余大部分,或是各府县临时征调的郡兵,或是缺乏训练的新卒,或是杨兴、狄雄、罗威等归附的绿林豪杰及其部众。
这些人,勇气或许不缺,但论及战阵配合、纪律性、以及面对大坤那种百战精锐时不落下风的坚韧,确实存在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