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处置董如玉,开恩科(2/2)
处理完了闻香教和董如玉,陈渊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他又让人宣读了许忠良、杨世平等人的任命,还有对朝堂进行一系列的人事调整。
不过最终,他没有动太多人的职位。
因为现在陈渊手底下能用的人有限,如果将所有大臣都贬谪出去,那朝廷政务就实在没有人能担任。
那些跟他作对的人,他则只是在心中默默记下,暂且忍耐。
准备秋后再算账不迟。
看着松了一口气的群臣,陈渊却忽然微微一笑,抬起手:“诸位爱卿,如今朝堂人才匮乏,本殿下要开一场恩科,重新选拔人才,诸位以为如何?”
所谓恩科,就是皇帝恩赐特地开的一场科举。
按照原本的规矩,科举本来是四年一届,每届选拔一两百位进士,直接入朝为官。
如果还有其他空缺职位,考上举人的也可以入选。
但是跟进士的前途却是天差地别。
太康朝上次科举还是一年之前,本来下一届科举应该在两年之后。
陈渊等不了这么久。
只有他亲自主政开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才算做他的亲信。
因为科举进士都是天子门生,天然就是陈渊本人的班底。
之前他在东夷的时候,都想过发布招贤令的方式来招揽人才。
没想到事情发展的太快,还没招来几个有才之人,他便已经入主京城。
现在大权在握,可以名正言顺的选拔人才,当然不用再费那个事。
听陈渊准备开一场恩科,群臣先是一愣,接着全都兴奋起来,大声赞叹。
“殿下圣明!”
“恩科一开,天下寒士皆有出头之日,此乃泽被苍生、牢笼天下英才之举!”
“昔年太祖立国,亦以科举揽贤,殿下今日之举,堪比太祖盛德,臣恭贺殿下,贺我太康江山永固!”
对于所有朝堂大臣来说,开恩科都是大好事。
因为他们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儿孙子嗣、亲友故旧。
多开一场科举,他们的亲友就多一分考上进士、当官出头的机会。
这是笼络人心之举,群臣怎么会不赞同?
更别说,陈渊这种做法不仅符合所有人的利益,更是代表着他没有胡乱来,而是照着过往朝堂的规则做事。
这就更让人高兴了。
陈渊微微颔首,对群臣的反应十分满意。
“诸位爱卿,既然都同意,那事情就这么定了!”
“来人,传旨昭告天下,这场恩科本殿下要亲自主持,亲自出题!”
“所有自负才学之人,都可前来参与科举!”
很快,陈渊的旨意便下达了下去。
原本因为昨日变故有些人心惶惶的京城,于是开始热闹起来。
百姓们四处议论着朝堂中传出来的消息,特别是得知要开设恩科之后,一个比一个高兴。
“太好了!”
“二皇子殿下监国,第一件事就是开设恩科,果然心怀江山社稷,圣明无比!”
“如果殿下继承皇位,将来我们就有好日子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