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第一悍卒 > 第537章 东西两线告急

第537章 东西两线告急(2/2)

目录

商铺的掌柜伙计们争先恐后地挂出早已准备好的彩绸、灯笼,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

顽童们嬉笑着在弥漫着硝烟味的街道上追逐。

茶楼酒肆瞬间爆满,人们举杯相庆,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压抑了数月的阴霾,在这一刻被胜利的光芒彻底驱散。

白若兰和胤瑶从仆人那里得到赵暮云进入西京胜利的消息,激动得热泪盈眶。

夫君不仅安然无恙,还获得了巨大胜利,怎么不叫她们开心?

然而,与街头巷尾的纯粹狂欢相比,晋阳王府承运殿内的气氛,则在最初的巨大振奋之后,变得微妙复杂,甚至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凝重。

小晋王胤稷,手握那封由赵暮云亲笔书写并加盖了大都督印信的沉甸甸捷报,指尖微微颤抖。

他年轻的脸庞上充满了激动的红晕,眼神明亮。

但在这明亮深处,却潜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茫然与无措。

河东这个风雨飘摇的大胤小朝廷所在,有了西京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

西京曾经是大胤建国初期的都城,后来经历变动迁都到了现在的京城。

但西京,是每一个大胤人的向往之地,那里有一个遥远而辉煌的梦。

还以为需要很长市场,河东军才能让大胤重回这里。

然而,没想到才数月时间,竟然在他的师父兼妹夫手中,变成了现实!

一股与有荣焉的巨大自豪感充斥着他的胸膛,他感到自己身上流淌的胤氏血脉都在为之沸腾。

但与此同时,一种更深层的、关于权力格局变迁的直觉,也在隐隐搅动他的心绪。

赵暮云的实力和威望,随着西京的光复,已然达到了一个令他都需要仰望的高度。

未来,他这个晋王,在这崭新的局面中,该处于何种位置?

“王爷,韩司马、范长史、周主簿已在外候见。”

内侍陈洪小心翼翼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胤稷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显得镇定从容,将捷报轻轻放在案上,沉声道:“宣。”

韩忠、范南、周弘三人快步走入殿内。

尽管他们努力维持着臣子的恭谨,但眉宇间那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深思,依旧清晰可见。

“臣等恭喜王爷!贺喜王爷!”

韩忠率先躬身行礼,声音因激动而比平日更为洪亮,“西京光复,此乃先帝在天之灵庇佑,更是王爷洪福齐天,大都督及前线将士浴血奋战之功!”

“光复大胤,指日可待!”

胤稷脸上露出符合他年龄的、真诚的笑容,虚扶一下:

“诸位请起。此确乃不世之功,孤心甚慰,亦为前线将士感佩!”

他话锋一转,指向案上捷报,“大都督在信中,除报捷外,更提及两件紧要之事:一是迁都西京,二是河东当前东西两线之危局。”

“孤年轻识浅,还需诸位畅所欲言,共商大计。”

范南立刻上前一步,他语速很快,带着谋士特有的敏锐与急切:

“王爷,大都督提议迁都西京,实乃高瞻远瞩,英明决断!”

“晋阳虽城坚池固,也是龙兴之地,但终究偏居河东一隅,格局有限,难以承载号令天下之雄心。”

“西京则不同!其为我朝旧都,天下之中,王气所钟,山川形胜,冠绝中原!”

“在这里传檄天下,方能真正彰显我朝乃大胤正朔,对天下仍在观望和犹疑的藩镇,具有无可比拟之号召力!”

“此乃政治上的定鼎之举,其意义,甚至远超一场军事大捷!”

周弘作为晋王府的老臣子,声音更是铿锵有力:

“范长史之言极是!自军事而论,西京一下,我河东、新定之陇右、及关内道核心区域连成一片,地域之广袤,远超昔日。”

“不仅战略纵深极大拓展,钱粮赋税、兵源丁口,皆非困守河东时可比!”

“迁都西京,使我中枢居于四方辐辏之地,无论是西抚羌戎,东慑李金刚,皆能占据主动!此乃开创万世基业之举!”

胤稷听着,不住点头,眼中光彩愈盛。

迁都到西京的好处,显而易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