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午门再开审,旧账惊朝野(2/2)
马文升突然跪倒在地,老泪纵横,膝盖砸在青石板上,发出“咚”的响,“这些都是陈年旧账,距今已经二十多年了,再念下去,怕是要动摇国本啊!当年的人,不少已经致仕,还有的已经去世,再追究,只会让朝堂动荡!”
“动摇国本?”
朱厚照冷笑一声,声音里满是不屑,“马尚书觉得,让这些构陷忠良、妄图废黜储君的脏事烂在档案库里,让那些奸臣的后代还在享受荣华富贵,才算保住国本?”
“当年刘健被罢官时,多少官员明哲保身,不敢说一句公道话?多少人落井下石,想跟万安、汪直攀关系?现在念出来,就受不了了?就觉得动摇国本了?”
他拿起一本账册,翻开,里面的字迹是弘治朝户部的,墨迹还很清晰:“弘治二年,漕运总督李实虚报损耗,贪污军粮三万石,将粮食卖给江南盐商,得银五万两;户部尚书周经知情不报,反而给李实补了‘漕运亏空’的文书,帮他掩盖罪行——这事,你马文升敢说不知道?当年你是户部侍郎,主管漕运账目,李实的亏空账册,是你亲手核的!”
马文升的脸瞬间惨白,像被泼了一盆石灰,头埋得更低了,声音带着哭腔:“臣……臣失察……当年臣以为李实是无心之失,没想到他是故意贪污……臣罪该万死!”
“失察?”
朱厚照将账册扔到他面前,账册散开,里面的记录露了出来,“这里记着,弘治三年春节,李实给你送了一千两‘年礼’,用紫檀木盒装着,还送了两个苏州歌姬,你敢说没有?”
“从成化二十三年到弘治十八年,两朝十七年,这本账册里记着的贪腐案,有一百三十七桩!涉案官员,从尚书、侍郎到主事、郎中,一共两百四十五人!”
他猛地站起身,龙袍在晨光中猎猎作响,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声音传遍整个广场,每个字都像重锤,砸在官员们心上:“你们以为把这些账册藏起来,锁在档案库的最底层,就没人知道了?以为靠着互相包庇、互相遮掩,就能把这大明朝的国库掏空,把百姓的血汗榨干?”
“今天朕就告诉你们,不可能!这些脏事,这些罪行,朕不仅要让满朝文武知道,还要让全天下的百姓知道!让所有人都看看,你们这些‘清流’文官,到底干了些什么勾当!”
官员们吓得齐刷刷跪倒在地,广场上响起一片“陛下息怒”的哀嚎,声音里满是恐惧。
有几个当年涉案的官员,直接瘫在地上,屎尿齐流,官袍下摆湿了一大片,却连动都不敢动——他们知道,自己完了,这些旧账被翻出来,等待他们的只有抄家、流放,甚至砍头!
刘健看着这一幕,突然对朱厚照道,声音里没有了之前的倔强,多了一丝疲惫:“陛下满意了?现在朝堂上的官员,一半都跟这些旧账有关,你把他们都抓了,谁来替你治理天下?”
“这些人里,有帮先帝稳定过流民的,有在漕运危机时出过力的,有在边患时筹措过军饷的——他们是有错,可大明离不开他们!”
“大明离不开的,从来不是你们这些贪赃枉法的蛀虫,是干净的人,是真心为百姓办事的人!”
朱厚照的目光落在人群后排,那里站着京营的士兵,他高声喊道:“王守仁!”
王守仁从京营士兵队列里走出,一身银色盔甲,身姿挺拔,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如钟:“臣在!”
“你说说,若这些涉案官员都倒了,京营里的人,能不能顶上?能不能暂时接管他们的差事?”
朱厚照问,眼神里满是期待。
“能!”
王守仁的声音斩钉截铁,没有一丝犹豫,“臣已在京营选出三百名识字的士兵,这些士兵都是穷苦出身,为人正直,臣让他们日夜学习吏治章程、户部账目,现在已经能处理简单的公文!只要陛下下令,他们随时能填补空缺,保证不会耽误正事!”
“好!说得好!”
朱厚照颔首,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又看向户部的方向,喊道:“韩文!”
韩文颤巍巍地出列,他也是当年的涉案者之一,收过李实的“年礼”,此刻吓得腿都在抖,声音带着颤:“臣在……”
“户部的亏空,若剔除这些贪腐的银子,若把那些冗余的驿站、冗余的官员裁掉,能不能补上?能不能拿出银子充作军饷,改善边军的待遇?”
朱厚照问,目光锐利地盯着他,仿佛能看穿他的心思。
“能……能!”
韩文连忙道,生怕说得慢了被治罪,“臣昨晚连夜清查账目,发现只要追回这些涉案官员的赃银,大概能有两百万两;再裁掉全国冗余的驿站五十个、冗余的小吏两千人,每年能省出三十万两;这样一来,不仅能补上户部五十万两的亏空,还能余出一百八十万两充作军饷,足够边军换一批新的兵器、买一批粮食!”
朱厚照环视跪在地上的官员,声音传遍广场,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听到了吗?没了你们这些蛀虫,大明不仅不会乱,还会更好!军饷能补上,边军能变强,百姓能减轻负担——这才是朕要的大明!”
“从今天起,所有涉案官员,一律革职查办,押入诏狱,等候发落!”
“家产全部查抄,银子充作军饷,田地分给无地的百姓!”
“谁敢反抗,谁敢通风报信,以同党论处,株连三族!”
“陛下饶命啊!臣再也不敢了!求陛下开恩!”
官员们哭得撕心裂肺,声音里满是绝望,却没人敢抬头看朱厚照一眼——他们知道,陛下这次是动真格的,再也不是之前那个“好说话”的少年皇帝了。
刘健看着朱厚照挺拔的身影,看着他有条不紊地安排后续事宜,突然觉得自己输得彻底,输得心服口服。
他藏这盒账册,本想证明文官集团的无奈与妥协,想证明“不贪腐就活不下去”,想让朱厚照知道“治理天下离不开文官集团”,却没想到,竟成了新皇清理朝堂的利器,成了证明“大明能没有蛀虫”的证据。
“陛下,”
他缓缓跪下,声音里带着一丝释然,没有了之前的不甘,“老臣还有最后一件事相求,望陛下恩准。”
“那些账册里,有先帝御批的‘缓办’‘暂不追究’,那是先帝的仁厚,求陛下……别把这些御批公布于众,别让先帝的名声,因为这些脏事受损。”
朱厚照沉默片刻,看着刘健眼里的恳求,点了点头:“准了。先帝的仁厚,朕记在心里,也会让天下人知道,但这不代表,这些罪行可以被原谅。”
当缇骑开始抓人时,广场上哭喊声震天,官员们被一个个拖走,枷锁碰撞的声音、哭喊的声音、缇骑的呵斥声混在一起,乱成一团。
刘健被缇骑押走时,回头望了一眼御座上的年轻皇帝,忽然笑了,那笑容里没有了悲凉,多了一丝欣慰——或许,这个敢掀桌子、敢清理积弊的新皇,真能给大明带来不一样的未来,真能让大明重新焕发生机。
而朱厚照看着被押走的官员,又看了看手里那本没念完的账册,眼神愈发坚定——清理旧账只是开始,他要做的,还有改革盐税、整顿京营、平定边患、削弱藩王……还有很多很多,他要让大明,成为真正强大、真正让百姓安居乐业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