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 第118章 老臣熬制新策,帝王突发游兴

第118章 老臣熬制新策,帝王突发游兴(2/2)

目录

要是李东阳反对,他夹在中间,两边都不是人;要是李东阳同意,又会被文官们骂“卖友求荣”。

可他哪敢说“不”,只能硬着头皮把方案攥紧。

“臣……臣遵旨。”

看着马文升佝偻着背、一步三挪地退出暖阁,朱厚照忽然觉得有些好笑。

这些老狐狸,不逼一逼,永远不知道动一动。

他走到窗边,推开半扇窗,宫墙外的风涌进来,带着点市井的烟火气。

有卖早点的吆喝声,有骡马的嘶鸣声,还有小孩的笑声。

朱厚照摸了摸后脑勺,心里忽然冒出个念头。

穿越过来两个多月,天天不是和老臣斗智斗勇,就是忙着查贪腐、改制度,连北京城长什么样都没好好看过。

前门大街的卤煮、天桥的杂耍、琉璃厂的字画,他只在历史书里见过,从来没亲身体验过。

“张永!”

他忽然喊了一声,声音里带着点兴奋。

张永从门外探进头,手里还拿着刚整理好的奏折,见陛下脸色不错,连忙躬身。

“奴婢在。”

“今天别当值了。”

朱厚照转身,眼里闪着光,像个盼着出去玩的孩子。

“咱俩换身衣服,去北京城逛逛?顺便看看赈灾粮到没到地方。”

张永的脸“唰”地白了,手里的奏折“啪”地掉在地上,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膝盖撞在金砖上,疼得他龇牙,却顾不上疼。

“陛下!万万不可啊!”

“您是万金之躯,怎么能随便出宫?外面人多眼杂,要是遇到刺客怎么办?”

“再说,秋老虎正烈,您金枝玉叶,哪受得住日晒?要是中暑了,奴婢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啊!”

“还有……还有内阁和六部要是找不着您,非得乱套不可!赈灾的事、给事中改制的事,都等着您定夺呢!”

张永一口气说了十几个“不可”,脸都吓绿了,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地上的奏折上,晕开一小片墨渍。

皇帝放着好好的皇宫不待,要去逛市井?

这要是传出去,整个司礼监都得跟着倒霉!

朱厚照却不以为意,走过去踢了踢他的肩膀,语气带着点不耐烦。

“哪那么多废话?朕是皇帝,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再说了,朕穿便服,把头发束起来,谁认得出来?”

“您就算穿乞丐服,那气度也藏不住啊!”

张永快哭了,声音带着颤。

“陛下,您要是想体察民情,让锦衣卫去查就是,让东厂去盯着就是,何必亲自去?”

“查来的哪有亲眼见的实在?”

朱厚照弯腰,一把薅起张永,他的力气比看起来大得多,张永踉跄了两步才站稳。

“就这么定了!去拿两身青布袍子来,再找顶四方巾,把头发束起来——快点!别磨蹭!”

张永站在原地,腿肚子都在转筋,心里把自己骂了千百遍。

怎么就摊上这么个不安分的皇帝?

他看着朱厚照眼里的期待,知道这事儿怕是拦不住了,只能哭丧着脸。

“奴婢……奴婢这就去准备。”

看着张永磨磨蹭蹭往外走的背影,朱厚照忍不住笑了。

这太监,就是胆子太小。

他走到镜子前,理了理头发,手指划过发冠上的玉簪。

穿越过来这么久,终于能好好放松一下了。

和老臣们斗了这么久,也该换个玩法了。

暖阁外,张永正拿着两身青布袍子唉声叹气。

袍子是他让小太监从内务府库房里找的,布料糙得硌手,上面还打着两个补丁,是之前给宫里杂役穿的。

旁边的小太监小声问:“永爷,真要让陛下穿这个啊?这料子……也太糙了。”

张永狠狠瞪了他一眼:“不然呢?你去给陛下找丝绸便服?穿出去一眼就被认出来!”

他摸着袍子上的补丁,心里直打鼓。

陛下金枝玉叶,哪受过这罪?

要是穿了不舒服,回头还得骂他。

可转念一想,要是陛下真能在市井里看到些官场上看不到的东西,比如赈灾粮有没有被克扣,比如地方官有没有贪墨,或许……或许不是坏事?

但更多的,还是怕。

怕人多眼杂,怕有刺客,怕……怕陛下玩野了,以后天天想着往外跑,那他就别想安生了。

张永深吸一口气,抱着袍子往暖阁走。

该来的总会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而暖阁里的朱厚照,已经开始盘算着路线。

先去前门大街吃碗卤煮,再去天桥看杂耍,要是时间够,还得去河间府看看赈灾的情况,顺便查查漕运粮为什么迟了。

他完全没注意到,张永进来时那张比哭还难看的脸,更没料到,这场说走就走的“微服私访”,会遇到比和老臣斗智更棘手的事。

比如,刚出宫门,就被两个锦衣卫校尉认了出来,还差点引来一群看热闹的百姓。

张永把青布袍子递过去,声音带着哭腔。

“陛下,袍子……准备好了。”

朱厚照接过袍子,往身上比了比,长度刚好到膝盖,虽然糙,却很合身。

他转头问张永:“你看像不像市井里的书生?”

张永没敢接话,只是低着头,心里直祈祷:千万别被认出来,千万别出乱子。

而宫墙外的太阳,已经升得老高,把地面晒得滚烫,一场未知的“微服之旅”,眼看就要拉开序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