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二选一逼破僵局,领命备整埋伏笔(1/2)
暖阁之中,死寂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这死寂,仿佛将时间都凝固了。
那沉默,宛如浸了冰水的棉絮,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密不透风,让人喘不过气来。
压抑的氛围,如乌云般笼罩着众人。
连鎏金铜炉里跳跃的火星,都像是被这压抑困住,噼啪声都透着一股滞涩。
连微小的火星,也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突然,“啪”的一声脆响!
这声响,打破了死寂。
朱笔被朱厚照重重搁在案上,笔杆撞在砚台边缘,溅起几滴墨汁,落在宣纸上晕开小黑点。
朱厚照的动作,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声响,在死寂的暖阁中格外刺耳,惊得众人猛地回过神,纷纷抬头,将目光齐刷刷投向朱厚照,眼底满是忐忑与不安。
众人心中,满是惶恐。
“陛下这是要下狠手了!”
众人心中,不约而同地闪过这个念头。
朱厚照面色冷峻如冰,眼神锐利得能穿透人心,他指着案上那摞堆得老高的都察院奏折,声音冷得像寒冬的西北风。
朱厚照的神情,透着决绝。
“这些雷同的折子,无非就两种情况——要么是结党串通,故意跟新政对着干;要么是被刘宇威逼利诱,逼得违心落笔。”
朱厚照一语道破折子背后的隐情。
“朕给他们一条活路,二选一!”
朱厚照给出了残酷的选择。
此言一出,暖阁内的空气瞬间凝固,众人心中皆是一震,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众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这“二选一”,看似给了活路,实则是把刀架在了都察院官员的脖子上!
这选择,是生死抉择。
李东阳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地往前凑了半步,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胡须,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与思索。
李东阳察觉到了其中的风险。
他深知文官集团盘根错节,这“二选一”虽狠,却也容易引发连锁反应,稍有不慎,便会让朝堂动荡。
李东阳担忧着朝堂的稳定。
刘瑾则搓着胖乎乎的双手,脸上堆满谄媚的笑容,尖细的嗓音像被掐住脖子的公鸡。
刘瑾的姿态,尽显谄媚。
“陛下快说!不管是啥法子,奴才都跟着您干!保管把那些藏着掖着的猫腻,全给您挖出来!”
刘瑾一心只想讨好陛下。
他一心只想讨好陛下,至于后果如何,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刘瑾根本不考虑后果。
朱厚照站起身,步伐沉稳地走到墙边的大明舆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都察院”的红色标注上,力道大得仿佛要戳破舆图。
朱厚照的动作,充满力量。
“第一,要是有人敢承认,是主动结党写假折子,那就按‘朋比为奸、对抗新政’治罪!抄家、流放三千里,一个都跑不了!家产全部充公,用来赈济受灾百姓!”
朱厚照给出了第一种处罚。
他的语气坚定如铁,不容置疑,每一个字都像砸在众人的心头上,让人心头发寒。
朱厚照的语气,不容置疑。
“第二,要是有人敢站出来指证,是刘宇威逼利诱,逼他们违心写的反对意见,朕只办刘宇一个人!”
朱厚照给出了第二种选择。
朱厚照话锋一转,语气缓和了些许,却带着更强的诱惑力。
朱厚照的语气,暗藏玄机。
“其他人既往不咎,不仅能保住官职,要是能提供刘宇其他贪腐、滥用职权的证据,朕还会论功行赏!”
朱厚照给出了丰厚的奖励。
这看似宽厚的条件,实则是一场最残酷的人性考验——要么跟着刘宇一起死,要么卖了刘宇活下来,甚至能更进一步!
这选择,是对人性的考验。
这话一出,韩邦倒吸一口凉气,手里的象牙笏板差点没拿稳,“啪嗒”一声撞在大腿上。
韩邦被震惊了。
他瞪大了眼睛,满脸的惊愕与难以置信。
韩邦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陛下这是……让他们自相残杀?会不会太激进了?万一引发都察院全体反抗……”
韩邦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算不上自相残杀,是让他们选活路。”
朱厚照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朱厚照回头一笑,眼神里满是笃定,仿佛早已看透了人性。
朱厚照的眼神,充满自信。
“人都是惜命的,谁会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赌一个注定要倒台的上司?肯定有人要卖刘宇,而且只要有人开了头,其他人就会跟风,到时候不用咱们动手,刘宇的罪证就自动送上门了!”
朱厚照看透了人性的弱点。
朱厚照的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众人心中的迷雾,让他们瞬间明白了陛下的深层用意——利用人性的弱点,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都察院内部瓦解,还能拿到刘宇的铁证!
众人明白了陛下的谋略。
陆炳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妙处,手按腰间的绣春刀,躬身行礼,语气中满是佩服。
陆炳对陛下的谋略佩服不已。
“陛下高招!这一手‘离间计’用得太妙了!只要有人开了头,其他人定会争先恐后地指证刘宇,毕竟没人愿意跟一个将死之人陪葬。到时候,刘宇的罪证就会堆成山,想翻案都难!”
陆炳对陛下的计策赞不绝口。
“就是这个理。”
朱厚照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情。
“都察院的官员一个个精得跟猴似的,算盘打得比谁都响,他们不会跟一个快倒台的上司绑在一起,自毁前程。”
朱厚照对官场老油条的心思,有着深刻的洞察。
李东阳捋着胡须,沉思片刻后补充道。
李东阳考虑得很周全。
“陛下此计虽妙,但需防日后有人反咬一口,说咱们‘屈打成招’。臣建议派两名内阁学士同去审讯现场,记录供词时,必须注明‘自愿指证,无人逼迫’,再让指证者签字画押,这样才能堵住悠悠众口,让文官集团挑不出毛病。”
李东阳提出了防范措施。
“准了。”
朱厚照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李东阳的建议。
“就派杨一清和梁储去,他们两人公正严谨,朕放心。”
朱厚照选定了人选。
朱厚照转头看向刘瑾,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朱厚照对刘瑾下达了命令。
“刘瑾,东厂派五十个精干番子,全程盯着审讯现场,把都察院的前后门都守住,不许任何人进出,更不许他们私下串供!一旦发现有人通风报信,直接拿下,按‘同党’论处!”
朱厚照的命令,不容违抗。
“奴才遵旨!”
刘瑾立刻躬身应道,脸上的谄媚笑容更浓了。
“奴才这就回东厂,点五十个最能打的番子,带齐锁链、令牌,保证把都察院围得水泄不通,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刘瑾积极响应陛下的命令。
朱厚照又看向陆炳。
朱厚照对陆炳下达了任务。
“陆炳,锦衣卫负责提审,态度可以强硬点,让他们知道害怕,但记住,不许动刑!朕要的是心甘情愿的指证,不是屈打成招的假供词!”
朱厚照强调了审讯的原则。
“臣遵旨!”
陆炳躬身领命,语气干练果决。
“锦衣卫早已在宫门外集结完毕,只等陛下一声令下,立刻就能出发,保证按陛下的吩咐办,不越雷池半步!”
陆炳做好了行动准备。
韩邦也连忙上前一步,躬身表态。
韩邦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刑部这就调派三名资深郎中,带上供词录本、印泥,赶到都察院准备记录。保证每一份证词都合规合法,有凭有据,经得起推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