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妹妹?(2/2)
折从信本就是个凑热闹的,没有什么一定要做的事儿。
对于赵深的任何提议,他都是无可无不可。
一行人便朝着正殿而去。
正殿外的广场上,还在进行水陆道场,有节奏的鼓乐声中,和尚们的诵经声,宛若佛旨纶音。
王姒等人却没有去广场,而是来到殿外的廊庑下。
廊下的立柱旁,摆放着一张桌子,桌子后则端坐着一个和尚。
“法师,我想求道平安符!”
王姒上前,微微欠身,客气地说道。
她这边说着,身侧的丫鬟青黛,已经从袖袋里掏出了一枚小巧的银锭子。
叮当一声,青黛将银锭子放进了桌子上的功德箱里。
那和尚眉眼不动,唯有眼皮微微动了一下。
且,他做惯了这差使,不用看,只是听声音,就能判断出:
唔,不错!
足足有二两银子!
“阿弥陀佛!施主慈悲,定能平安!”
一边说着吉祥话,和尚一边拿出一枚折叠好的符箓。
双手合十,将那符箓夹在掌中,和尚念了几句经文,这才双手将符箓递给了王姒。
王姒:……不管这平安符有没有效果,人家这位法师,仪式感拉满,更是提供了充足的情绪价值呢。
“多谢法师!”
王姒倒了谢,也伸出双手,接过了那枚符箓。
赵深和折从信如法炮制,两人都往功德箱里捐献了银子,这才得到了一枚经过加持的符箓。
“阿姒,那边院子还有个莲花池,听说里面养的锦鲤也十分灵验呢!”
折家是将门,男丁们都在外面打仗,女眷们也就格外地笃信鬼神。
折从信作为小辈儿,这几年,没少跟着家中的长辈、女眷等去京郊的各大寺庙烧香、祈福、还愿。
红云寺,他也是来过几次的。
是以,他知道一些比较有趣儿的景点。
比如那处可以许愿的莲花池。
“对!我也知道那处所在!”
赵深点点头,“听说池子里的鱼儿,都是京中的贵人们特意放养在寺庙的!”
为的就是沾染佛气,许愿祈福。
灵不灵的不知道,那些鱼都是名贵品种。
一尾就要几两银子。
红云寺的和尚们很是宝贝,不但安排了专人看护,还将那些鱼儿喂得格外肥壮。
王姒听了赵深的讲述,禁不住嘴角抽搐:……格外肥壮?是锦猪吗?锦鲤胖成猪?
“好!那我们就去看看!”
王姒忍着内心的吐槽,故作好奇地说着。
“赵三公子!折四公子!”
就在这时,忽然传来一记低沉的男声。
赵深和折从信齐齐转过头,他们又齐齐轻呼出声:“杨三公子!”
王姒挑眉:杨三?杨季康?她未来的便宜继兄?
王姒不着痕迹地打量着杨季康,十七八岁的少年,身姿如松,气宇轩昂。
虽还有些青涩,却已经有了几分儒将的气质。
长得好,气质好,不愧是后来被誉为四大少将军的人物。
王姒在观察杨季康,杨季康也在打量王姒:这、就是我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