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我编造的传闻都成真了! > 第37章 湘潭乱起

第37章 湘潭乱起(2/2)

目录

他现在需要好好想想,接下来如何处理永平的问题。

正在此时,外面走入一个小太监,手中捧着一份奏折。

“陛下,湖南巡抚上奏。”

朱棣接过打开,看了一眼,接着深深吸了一口气。

再慢慢呼出。

“李爱卿,你先下去吧。”

李景隆如逢大赦,急忙行礼离开。

他想不到,仅在刚才一个呼吸的时间,皇帝就改变了主意。

朱棣本想继续增兵,用更加强硬的手段拿下紫禁城,甚至考虑到了牺牲永平。

但湖南巡抚的奏折正好这个时候送来,里面详细叙述了,湖南李法良起事的发展过程。

别看那李法良不过是伐木工出身,个人的号召力十分有限。

起初鼓动的手下也不过是同乡,亲属的几十人。

但偏偏在这个时候,湘潭因为连日大雨,山中冲出了一块石碑。

石碑上的内容,似乎预示着此人,未来将成为天下之主。

事实证明,造反离不开石碑,关键穷人们是真信!

托一块石头的福,李法良的队伍迅速扩大,很快来到了数百人的规模。

短短几个月时间,甚至发展到了近千人!

甚至有临县的绿林好汉,“久闻大名”巴巴的跋山涉水赶到湘潭,见面二话不说,倒头就拜,非要赴汤蹈火。

事情就这么顺理成章发展下去,如今湖南一地的民间,“李大王”的名号已经传开了。

有了人,有了势,李法良自然不甘有名无实,他已经开始带着队伍流动作战,在湖南各地攻打县城了。

每到一地,李法良先是击溃守军,接着就开仓放粮,火烧官衙,对百姓秋毫无犯。

如此一来,自然吸引了更多家徒四壁,想要跟着起义军“搏一搏”的贫民。

按照李法良部队的进军轨迹推断,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将会是位于湖南,江西交界的醴陵。

看到这里,朱棣心中有些恼怒,说了半天,不过是区区万人左右的乌合之众。

就这点小事,也值得上道折子?

湖南的官员们,你们难道就不感到羞愧吗?

不过,朱棣到底还是朱棣,他从奏折中敏锐的感受到了,此事的怪异之处。

那就是湖南巡抚用了几次“李匪每每料我之先”,莫非李法良那泥腿子开了天眼?

必然不是,那就是他的背后定然有人暗中相助。

既然如此,剿灭李法良反而成了次要目标,揪出背后的人才是关键!

想到这里,朱棣已经决定派兵入湘,只是这人选……

他向门外看了一眼,唤来一个小太监:

“李将军还没走远吧?把他请回来。”

“是。”

……

李景隆撤军之后,紫禁城着实安静了一段时间,朱允炆甚至产生了朱棣已经放弃的错觉。

可惜没过多久,宫外就传来消息,对于皇宫的封禁已经解除,从现在开始,物资的输入,废料的输出,可以恢复了。

“这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答案很快揭晓,徐皇后托人带话给公主,她又准备入宫探望了。

而且,这次还要住上几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