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2/2)
“你胡氏所犯罪状,大明发兵之前,已在檄文中一一写明,朕就不再赘述了。”
“如今你已经成为阶下之囚,还有什么话说?”
胡季犛身体抖如筛糠,哆哆嗦嗦道:
“请大明天子饶我父子一命,若侥幸不死,罪人愿后半生为奴为仆,再不敢生出一丝异心。”
朱棣笑笑道:
“为奴为仆?”
“朕不妨明告诉你,我大明人才济济,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知县,也非得苦读十余载不可。”
“别看你在交趾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在大明,你还不配。”
这话从根源上,彻底击碎了胡季犛的尊严,他心中惶恐:
“说我无用,莫非是打算杀了我们父子?”
不过,朱棣接下来话锋一转:
“然而,上天有好生之德,既然胡氏已经伏法,也不必再添杀戮。”
“这样吧,虽然你当不了大明入流之官,但好歹也算是曾任国君。”
“想必能力还是有一些的。”
“朕便赐你地方巡检之职,在广西地方中,做一些缉捕盗贼,寻找事物的工作吧。”
“至于你的儿子,削职为民,终身不得为官。”
从高高在上的小国国王,直接变成了村县派出所的所长,面对巨大的落差,胡季犛却表现得欣喜若狂。
他伏在地上,用力磕头谢恩,直到朱棣看腻了阻止,这才罢休。
无论如何,胡家父子保住了性命,至于什么羞辱和刁难,就算不得什么了。
胡氏父子被带下去后,朱棣又问起如今交趾国的领袖,一旁的文臣道:
“据张将军带回来的消息,在胡氏倒台之后,似乎曾经的交趾特使胡良,成为了受百姓拥戴的宗教领袖。”
“而他和张辅将军有言在先,愿意将交趾并入大明版图,成为大明的一个郡县。”
朱棣点点头道:
“如今陈氏已绝,胡氏被清算,不尽早稳定局势的话,交趾国内必生动荡。”
“既然百姓愿意并入大明,那便派遣官员前去管理吧。”
“你们现在便推举一人,议一下派谁过去合适?”
下方的文武官员一片肃静,毕竟这个职位虽然级别不低,但很明显既没有什么游说可捞,又地处偏远,显然入不了文臣的法眼。
不过,这种苦差事虽然不适合推荐自己人,但举荐对头去当,实在是再合适也没有了。
内阁学士解缙出列道:
“陛下,臣举荐一人,翰林学士王琎为人直率,忠君爱国,可任此职。”
有了他开了头,几位大学士居然纷纷开口,举荐王琎,让朱棣也有些措手不及。
“王琎人缘这么好吗?”
既然没人主动愿意去,那就是他吧。
“众爱卿推举之人,必定配得上这个职位,那这件事就先定下,任命诏书明日下达。”
可怜的王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半强制的发配到了交趾。
几日后,王琎一个人孤零零的踏上了履任交趾郡守的旅途,直到走出金陵,他仍然感觉一头雾水。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何自己一夜之间,就成了最适合牧守边陲的最佳人选。
不过,若是朱允炆知道此事,定会拍着他的肩膀告诉他:
“因为你曾经是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