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破格擢用(1/2)
老槐树庄和张家洼那两口救命的甜水井,如同投入滚油锅里的两滴水,在晋城县公署里炸开了锅。
眼看着舆图上代表灾情的赤色标记越来越多,乡绅耆老的请愿书雪片般飞来,焦头烂额的县知事(县长)李伯仁再也坐不住了,紧急召集县署各科科长及几位有分量的区长开会。
县公署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李伯仁端坐上首,眉头紧锁,手指烦躁地敲着铺在桌上的旱情舆图。
“诸位!”李伯仁声音沉郁,“旱情如火!再这么下去,秋粮绝收,流民四起,后果不堪设想!今日召集大家,就是要想个切实的法子出来!都议议!”
建设科科长是个戴金丝眼镜的中年人,第一个发言,语气带着推诿:“知事大人,非是我等不尽力。打井、开渠,哪样不要钱?县库空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再者,这寻水脉,更是技术活,非有经验的老把式不可,可如今…”
他话没说完,就被一个激动的声音打断了:“经验?技术?我看都不如苏家三爷那双眼睛!”说话的是城厢区区长王有财。
他挺着肚子,声音洪亮,脸上带着一种与有荣焉的光彩,“知事大人,诸位同僚!不是我王有财吹嘘,老槐树庄和张家洼那两口井,大家想必都听说了!那真是绝处逢生!苏承勇苏队长,那真是神了!别人看着是绝地,他偏偏就能点出甘泉!这不是运气,这绝对是本事!”
他这番话,立刻引起了
“王区长说得在理啊!苏三爷这本事,神乎其技!”
“是啊,要是能请动苏三爷,为全县多找出几处水源,这旱情就有救了!”
“可苏家那边…”有人迟疑道,“听说苏老爷子对此事态度,颇为淡然?苏三爷自己也一直说是运气好。怕是不好请吧?”
“哼!”一位留着山羊胡、穿着长衫马褂的老者(县里负责文教的学究)冷哼一声,带着点酸意和不屑,“寻龙点穴,本是堪舆之术,玄之又玄。苏家世代书香,怎会沾惹此等江湖术士的勾当?我看苏家避而不谈,也是怕沾上‘风水先生’的名声,有辱门楣。再者,这等‘秘术’,岂是轻易示人的?请?拿什么去请?空口白牙吗?”
这话戳中了不少人的心思。
是啊,苏家如今声名鹊起,那苏老爷子是前清举人,最重门风。
请人家出来“看风水找水”,名不正言不顺,人家凭什么答应?
万一请了没找到,苏家脸上无光,县里更下不来台。
王有财早料到会有此说,他嘿嘿一笑,胖脸上露出精明的神色,站起身对着李伯仁拱了拱手:“知事大人,诸位!苏老爷子清高,苏三爷低调,这是人家涵养!但咱们县里,不能让人家白出力、白担这名头啊!这么大的功劳,解民倒悬,岂能没有表示?否则,岂不让有功之士寒心?也让百姓说咱们县署不公!”
他顿了顿,环视一周,抛出了酝酿好的提议:“依我看,苏家老大苏伯钧,为人沉稳干练,在地方上素有贤名,如今在乡下做区长,实在是屈才了!县署劝业所(主管农工商)正缺一位得力干将,分管农业水利,非苏伯钧莫属!给他个县佐(相当于副县长)的职衔,专司农桑水利,名正言顺!这样,他苏家为全县寻水抗旱,就成了分内之事,苏老爷子那里也好交代!”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劝业所分管农业水利的县佐!
这可是实权位置!
虽然品级不算顶高,但管着全县的农事、水利、垦荒,在眼下这旱灾年景,权力和影响力非同小可!
王有财这手笔,不可谓不大!
还没等众人消化完,王有财又接着道:“还有苏家老三苏承勇!警局东区分队长,屡破要案,维持地方治安有功!如今又立下寻水解困的大功!这样的人才,放在一个分队长位置上,岂不是浪费?我提议,擢升苏承勇为县警察局副局长!专司地方治安及紧要事务!如此,县里再请他这位副局长,协调人力物力去各地勘探水源,甚至组织民夫打井修渠,都顺理成章!他苏家一门双杰,为国为民出力,名实相副,谁还能说闲话?”
王有财的算盘打得噼啪响。
把苏伯钧提上来管农业水利,苏承勇提成警局副局长,苏家势力立刻在县里拔高一大截。
这既是给苏家天大的面子,也是把苏家牢牢绑在县署抗旱的大车上!
你们苏家不是说是运气、不愿意沾“风水”名头吗?
行,我给你官做!名正言顺的官身!让你们想推脱都找不到借口!
而且这位置提得巧妙,苏伯钧管农业水利,苏承勇有调动警力的便利,正好为找水服务!
简直是量身定做!
议事厅里安静了片刻,随即爆发出更大的议论声。
“高!王区长这招高明啊!”
“一举两得!既酬了功,又解了县里的燃眉之急!”
“是啊,给了苏家台阶,也给了他们责任!这下苏家怕是推辞不得了!”
“苏家一门双杰…这声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