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民国种田开始科技兴国 > 第122章 主动权易手

第122章 主动权易手(1/2)

目录

李员外、王掌柜、钱老爷、赵举人几位晋城有头有脸的乡绅代表联袂而至,脸上堆满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与恭敬。

“哎呀呀,苏县佐辛苦了!辛苦了啊!”李员外抢步上前,拱手作揖,姿态放得极低,“听闻县佐亲赴枯木岭那等险恶之地,为民寻水,不避艰险,此等父母官情怀,实乃我晋城百姓之福!我等闻之,既感且佩!”

“是啊是啊,苏县佐真乃青天大老爷!”

“为民请命,不辞辛劳,实属楷模!”

众人纷纷附和,一时间花厅内满是赞誉之声。

苏伯钧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还礼:“诸位乡贤言重了。伯钧受命于危难,为官一任,自当造福一方。枯木岭百姓困苦,伯钧责无旁贷。”他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经历风雨后的笃定,目光扫过众人,“不知诸位今日联袂前来,有何指教?”

李员外脸上笑容不变,从袖中取出一份装帧精美的文书,双手奉上:“指教万不敢当!我等此来,一是感佩县佐大人为民操劳,特备了些许米粮药品,聊表寸心(说着示意随从抬上几个箱子)。这二嘛…”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恳切,“我等拜读了县佐大人那《劝垦章程》,细思之下,深以为然!此乃救时济世之良方,兴农富县之根本!我等身为晋城士绅,岂能袖手旁观?故联名具此陈情书,恳请县佐大人允准,让我等也能为这救灾兴农大业,略尽绵薄之力!”

苏伯钧接过那份《联名陈情书》,展开略扫一眼。上面果然言辞恳切,盛赞章程,并表示他们几家愿意“鼎力支持”,包括认捐一部分种子农具,协助招募开荒人手等等。姿态做得十足十。

“诸位乡贤深明大义,体恤民艰,伯钧代灾民谢过了。”苏伯钧放下文书,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欣慰”,但眼神却平静无波,“有诸位支持,这章程推行,当能事半功倍。”

李员外等人心中一喜,互相对视一眼,知道戏肉来了。

“县佐大人谬赞了。”李员外连忙摆手,随即话锋一转,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为难”与“恳求”,“只是…我等虽有心襄助,却也有一桩难处,想恳请县佐大人和苏三爷体恤一二。”

苏伯钧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哦?李员外请讲。”

“是这样的,”李员外叹了口气,“我等名下,也颇有一些抛荒多年的山野薄地,位置偏僻,取水艰难,故而一直荒废,实乃可惜。如今见县佐大人这章程,旨在开荒兴利,我等便想,若能将这些荒地也纳入章程开垦之列,使其变废为宝,岂非两全其美?既增县府田赋,也能为灾民多提供些糊口的活计。”

他顿了顿,目光瞟向一直坐在旁边,抱着手臂闭目养神,仿佛对谈话漠不关心,却自带一股强大压迫感的苏承勇,语气更加谦卑:

“只是…这荒地开垦,首重水源。若无活水灌溉,开出来也是白费力气。我等愚钝,实在无有寻水之能。听闻苏三爷身负神技,慧眼如炬…不知…不知能否请苏三爷百忙之中,抽空去我们那几块荒地…‘看’上一眼?只需三爷点个头,指明个方向,我们便倾尽家财,也定要把水引出来,把荒地垦熟!绝不敢劳动三爷亲自动手!只要三爷…肯给个盼头就好!”

这话说得极其漂亮,把“求水”包装成了响应号召、开荒增赋的义举,又巧妙地将核心诉求——苏承勇的“点水成金”指——点了出来,姿态还放得极低。

花厅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苏承勇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