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情报处的第一次任务(1/2)
林家村,情报处。
油灯的光线被厚重的窗帘过滤,只剩下昏黄的一团,勉强照亮墙上悬挂的巨幅地图和桌上摊开的密电码本。
空气里弥漫着劣质烟草、陈年纸张和一种无声的焦灼混合的味道。
林大虎端坐在主位,背脊挺得笔直。
他身上的警察局副局长制服一丝不苟,但此刻他坐镇指挥的,是林家村保安团情报处这个更隐秘、也更锋利的中枢。
桌上摊开的是太原至长治的详细路线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沿途村镇、桥梁、隘口,以及用红蓝铅笔重重划出的封锁线位置。
地图旁边,摆放着几份刚刚由通信兵送抵的、用特殊暗语书写的简短情报。
“报告!”情报处副官快步走进,声音压得极低,“太原方面,柱子旅长的第一梯队蒸汽卡车已驶离车站,正沿预定路线行进。预计抵达长治外围第一道哨卡时间,在午后未时(下午1-3点)左右。”
林大虎眼皮都没抬,只从鼻腔里“嗯”了一声,目光依旧钉在地图上,手指敲击着长治城北十里铺的位置——那是水泥公路进入长治盆地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也是封锁线的核心枢纽。
“沿途情况?”
“戒严令已全面执行!”副官语速清晰,“武装警察部队1500人全部调动。从太原方向进入长治境内的所有大小路口、桥梁、山隘,均已设卡,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所有非持有特别通行证之人车,一律禁止通行!”
林大虎终于抬起头,眼神锐利如刀:“生人不得通过是底线。有可疑人物?”
“有!”副官立刻回答,“昨夜至今晨,在潞城东郊路口、襄垣西河桥头,共拦截身份不明、形迹可疑者七人。
其中三人言辞闪烁,自称行商却无货无凭;两人携带不明器械,形似测绘工具;一人试图强行闯卡,已被制服。
按您的命令,未作公开审讯,已秘密关押于城西废弃砖窑改建的临时羁押点,由行动队精锐看守。”
“很好。”林大虎的声音毫无波澜,仿佛在谈论天气,“继续盯紧。宁可错抓,不可放过一个。车队绝不能有任何闪失。长治城内情况?”
“城内戒严同步进行。主要街道增派巡逻,宵禁提前至酉时(下午5-7点)。
所有旅店、车马店、茶馆酒肆,均有我们的人暗中监控。
电报局已派专人进驻,所有往来电文需经审查。”
副官顿了顿,补充道,“太原方面最新动态,暂时无法通过官方电报线路确认,只能等鹞子连长那边的消息。”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一阵极其轻微却迅疾的扑翅声,伴随着一声短促而尖锐的鸣叫。
一只神骏的游隼如同灰色的闪电,精准地穿过特意留出的窗缝,稳稳地落在屋内一个特制的木架上。
它金黄色的眼瞳锐利地扫视了一下昏暗的室内,然后低头,用喙啄了啄绑在腿上的一个小巧、密封的铜管。
孙鹞子,早已无声地候在木架旁。
他动作轻柔而迅捷地解下铜管,打开,从中抽出一卷薄如蝉翼的纸条,只扫了一眼,便转身向林大虎汇报:
“报告处长,太原鹞三号点回报:车队已过榆社,行进顺利,无异常盯梢。
沿途哨卡回报:道路畅通,戒严有效,未发现大规模可疑人员集结。
预计抵达时间不变。”
林大虎紧绷的下颌线终于微微松弛了一丝。
没有电报,这天空中的信使,就是连接太原与长治最隐秘、最快速的神经。
他沉声道:“回复鹞三号点:保持静默,持续观察。车队进入长治境内后,启用鹞一号接力点,信息直传此处。”
“是!”孙鹞子立刻走到窗边,从随身携带的皮囊里取出特制的纸条和微型炭笔,飞快地书写着只有他和他的隼能懂的密码。
那只刚刚归来的游隼似乎早已习惯这种节奏,安静地梳理着羽毛,等待着下一次的破空疾驰。
林家村保安团驻地,远远望去,不过是一片依山而建的普通石砌营房和训练场,与周遭山岩浑然一体。
驻地外围的明暗哨卡早已增至平时的三倍,游动的巡逻队眼神锐利如鹰,枪口微抬,警惕地扫视着每一寸可能藏匿危险。
低沉的、如同大地闷吼般的引擎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山坳的沉寂。
三十部蒸汽卡车,如同跋涉了漫长征程的钢铁巨兽,喷吐着疲惫而厚重的白色蒸汽,一辆接一辆,沉重地碾过驻地入口处新铺设的水泥路面,驶入那片被高大山崖半环抱的内部卸货场。
沉重的车轮压过地面,留下深深的辙印。
柱子率先从领头车的副驾驶跳下,虽然脸上带着长途押运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如初。
他对着早已列队等候在卸货场中央的一群军人,干净利落地敬了个礼:
“石头!首批军械弹药,安全抵达!”
站在队列最前方的,正是晋南第一保安团团长——石头。
石头回敬军礼,动作简洁有力,声音沉稳如钟:“辛苦了,柱子!一路可还顺当?”
“托您和林处长的福,”柱子抹了把脸上的油灰,“路上戒严得铁桶一般,连只可疑的耗子都没钻过去。就是这铁疙瘩,爬坡费劲,烧煤跟喝水似的!”
石头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扯了一下,算是回应了柱子的玩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