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民国种田开始科技兴国 > 第377章 历史的轨迹

第377章 历史的轨迹(2/2)

目录

“嗯,辛苦了。”林砚随口应道,穿过影壁,走进第一进院子。

这里看似寻常,但若细心观察,便能发现不同。

廊下阴影里,似乎有人影与黑暗融为一体;角落的紫藤架下,摆放着石凳石桌,看似是休憩之处,实则视野开阔,能监控整个前院;甚至能隐约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枪油味。

这里驻扎的,正是专门负责苏婉贞安保的尖刀小队,人数已增加到了三十二人,全是经过林大虎严格训练和实战考验的绝对精锐。

他们明面上是仆役、帮工、花匠,实则是这座宅邸最坚固的盾与最锋利的矛。

林砚穿过回廊,走向第二进的正房。

空气中飘来淡淡的饭菜香,还夹杂着一丝熟悉的、苏婉贞常用的茉莉头油的清香。

正厅里点着明亮的电灯,苏婉贞正坐在西式的沙发上,就着灯光翻阅一本账册。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看到林砚,脸上立刻浮现温暖的笑意。

“砚儿回来了。”她放下账册,站起身,很自然地接过林砚肩上的书包,“第一天上学堂,感觉如何?先生严厉吗?同窗可还和善?”。

“挺好的,先生不凶,同窗……”林砚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微妙的笑意,“挺有趣的。”

苏婉贞立刻捕捉到了儿子这不同寻常的表情,一边拉着他到旁边的八仙桌坐下,桌上已摆好了几样他爱吃的点心,一边笑着问:“哦?怎么个有趣法?莫非第一天就交了朋友?”

“算是吧。”林砚拿起一块豌豆黄咬了一口,含糊道,“遇到了两个熟人,顾家那对双生女,顾云嘉和顾云菲,她们和我同班。”

“顾司使家的千金?”苏婉贞略显惊讶,随即了然一笑,“这倒真是巧了。她们父亲是极有见识的人物,母亲也出自书香门第,家教甚好。你们既是旧识,又同班,正好互相有个照应。”

她语气欣慰,显然对顾家印象不错,也乐见儿子有同龄的玩伴。

“照应?”林砚想起顾云菲那我罩着你的宣言和秋千旁的激将法,不由得失笑,“嗯,是互相照应了。”

母子二人又说了些学堂里的琐事,比如先生讲话的腔调、教室的新桌椅。林砚略去了纸条传书和秋千整蛊的细节,只挑了无关紧要的说。苏婉贞听得认真,时不时轻笑。

这时,一个穿着干净灰布短褂、身形挺拔的“仆役”端着一壶新沏的茶进来,脚步轻捷无声。

他放下茶壶,并未立刻离开,而是看似随意地站到了厅堂通往内室的廊门旁,目光低垂,姿态放松,却恰好守住了最关键的位置。

苏婉贞对此习以为常,只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神色如常地继续和儿子说话。

但林砚能感觉到,在这座宅子里,几乎每一寸空间都处于这种看似松散、实则严密无比的监控和保护之下。

闲聊片刻,苏婉贞像是忽然想起什么,放下茶杯,从旁边小几的抽屉里取出一个薄薄的文件夹,封面没有任何标识。

“对了,这是今日刚从长治转来的,你父亲和大虎那边汇总的一些情况通报,有些是关于北边商路的,有些是省内的动向。”

她将文件夹递给林砚,语气依旧温和,但眼神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最后面有一页,是天津情报点发来的紧急消息,关于青岛的。”

林砚接过文件夹,脸上的轻松神色渐渐收敛。

他翻开文件,前面的内容快速掠过,直到最后那页。

纸张上的字迹是打字机敲出的宋体,冰冷而清晰。

最重要的那条消息很短,却像一颗冰冷的钉子:

【9月1日津电】确认:日军独立第十八师团已于昨日完成对青岛德租界之陆上包围,海军舰艇封锁港口。德人抵抗微弱,陷落只在旦夕间。

林砚的目光在那几行字上停留了片刻,然后合上了文件夹,轻轻放在桌上。

厅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灯丝发出的轻微嗡鸣。

窗外,太原城的夜色正缓缓降临,而遥远的胶东半岛,炮火与硝烟正在吞噬一片土地。

历史的车轮,正沿着它既定的、残酷的轨迹,轰然碾过。

为了这一天,他确实筹划太久了。

久到从他降生在这个时代,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脑中有那面青铜棋盘,第一次感知到这片土地下埋藏的苦难与富饶,第一次明白自己身处怎样一个风云激荡、危与机并存的十字路口时,这个念头就如同种子般埋下,而后疯狂滋长。

他要借助这场西方人的战争,疯狂汲取一战的红利,完成一次艰难的、跨越式的工业原始积累。

这不是趁火打劫,这是民族生存之争。

错过了这五年,就再无可能追上。

林砚要用这五年,打下一个未来一百年发展的根基!

要让中华民族,真正能有底气,重新站立于世界之巅!

-----------------

各位书友,编辑大人建议我们换个更亮眼的书名试试流量,好让更多新朋友能发现这本宝藏好书。故事内核一字未变,大家放心追更!感谢一路相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