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工业巡礼与乡野趣事(1/2)
翌日清晨,一支由多辆轿车和卡车组成的特殊车队,浩浩荡荡驶离太原城,沿着新修整的官道向南进发。
车轮碾过尚未化尽的残雪,扬起细微的尘烟。
车内,来自上海先施公司的马副理调整了一下领结,透过车窗望着略显苍凉的北方冬景,心中对即将看到的“根基之地”既怀揣着商业审视,也不无几分好奇。
同车的其他商人,有的闭目养神,有的则低声交换着对昨晚宴会上那些传闻的看法。
大半日的颠簸后,车队驶入长治地界。
空气陡然变得不同,一种混合着煤烟、金属和未知化学物质的气味逐渐取代了黄土的气息。
远处,巨大的烟囱群进入视野,如同沉默的巨人向灰白色的天空吐纳着。
在长治县城门,车队被一名穿着半旧中山装的中年男子拦下,他是长治县佐孙守拙。
他没有多余的寒暄,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务实:“诸位远道辛苦。林县长公务缠身,特委派鄙人接待。行程紧凑,我们直接开始。”
第一站:光华玻璃制品公司。
灼人的热浪扑面而来,巨大的熔炉内橙红色的玻璃液翻滚。
工人们用长杆挑起熔融玻璃,手腕灵巧转动,眨眼间一个瓶胚便已成型,被机械臂精准送入退火线。
“日产玻璃瓶罐五千只,”孙守拙的声音几乎被机器轰鸣淹没,他指了指旁边试验区域,“试验车间已能稳定生产厚度3毫米的平板玻璃,成品率七成,医用安瓿瓶日产万支,纯度达英国药典标准。”
一位来自汉口的药商闻言,推了推眼镜,凑近观察那些晶莹剔透的小瓶子,手指无意识地搓动着。
医用安瓿瓶目前国内能生产仅此一家,主要是领航者医药自用,并为以后出口增加库存时。
这个药商决定等下找人了解一下,领航者公司的药品开发情况,看看有没有合作空间。
第二站:上党化学工业社。
刺鼻的酸味和碱味混合在一起。
巨大的电解槽嗡嗡作响,粗大的电缆连接着看不见的能量来源。
“隔膜法电解食盐,”孙守拙言简意赅,“月产烧碱(30%液碱)十五吨,盐酸二十吨,漂白粉八吨。目前主要供应本地造纸、肥皂及军工消毒所需。”
一位原本经营化工原料的天津商人深吸了一口这“熟悉”的空气,眼中精光闪烁,下意识地心算起运输成本和差价。
第三站:太行酿造公司。
浓郁的麦芽甜香和水果发酵的醇厚气息驱散了化学品的味道。
品尝室内,琥珀色的啤酒注入玻璃杯,泛起细腻洁白的泡沫。
“引进德国酵母,采用低温发酵,”技术员介绍道,“啤酒月产一百五十吨,苹果酒、枣酒八十吨,冰糖月产二十吨。”
“所有的原料都由本地提供,麦芽是用本地的第一代林耐二号小麦、啤酒花是国内种子进行优化种植,公司明年会对种子进行相关迭代,生产出更优质的原料,那时啤酒的口味会更好。”
来自广州的商人抿了一口啤酒,眼中闪过讶异,这口感竟不输他在租界喝过的洋啤酒,他立刻追问:“此酒可耐海运否?”
“可以的,不过对包装要求比较高。”技术员回了一句。
第四站:潞安纺织材料厂。
机杼声震耳欲聋。
不同于江南纺织厂的轻柔,这里生产的帆布厚实坚韧,织机轰鸣着吐出灰绿色的厚重布料。
“我们目前有两条生产线,大家看到的这条生产线专攻工业及军需纺织品,”工头大声介绍,“月产帆布十万米,麻袋五万条,另有一条生产线处理沂蒙山优质柞蚕丝,为长治传统贡品潞绸产品备料。”
“另外长治本地今年引进了美国棉种正在进行种子品质迭代试验,明年工厂将扩建十条自主研发的生产线,增加宽幅棉布。”
马副理摸了摸那厚实的帆布,又瞥了一眼角落里光泽柔润的生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些产品的质量不错,比他之前的采购的厂家还要好,可以谈一下合作。
第五站:三晋机械制造总厂。
车间望不到头。
一侧,冲压机单调地撞击着,吐出标准的螺丝螺母;
另一侧,工人们正围着一個黑黝黝的庞然大物——一台窄轨蒸汽机车头进行最后调试。
“民生五金件月产超百吨,”总工脸上混合着油污与自豪,“工矿机车已下线三台,牵引力达五吨,专供矿区使用。”商人们围着那钢铁巨兽,仰头看着复杂的连杆和气缸,发出真正的惊叹,这已远超他们对“地方工厂”的想象边界。
在这里,所有的人都发现,工厂的一个角落,有三个巨大的车间中工人们正在忙禄,但却没有组织他们参观,所有人猜测应该是领航者公司的保密车间了。
第六站:晋兴动力机械厂。
沉重的锻锤砸下,地面随之震动。
这里生产的全是庞然大物:需数人合抱的矿山排水泵铸铁缸体、巨大的扇叶、结构复杂的蒸汽机底座。
“为核心厂矿提供动力装备,”工程师的嗓门必须足够大,“大型水泵月产五台,通风机十台,五十马力以上固定式蒸汽机两台。关键轴承、壳体铸锻件已全部自产。”
沉重的金属感和巨大的噪音压迫着每个人的感官,让人直观感受到何谓重工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