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民国种田开始科技兴国 > 第410章 钢铁之心与舌尖上的征服

第410章 钢铁之心与舌尖上的征服(2/2)

目录

中午,丰泰荟餐厅。

格调高雅,菜香袭人。

一道道以晋雪和东方兰梦为核心的菜肴呈上:拉得细可穿针的龙须面、暄软得能弹起来的蛋糕、晶莹剔透的虾饺皮、还有那盅一揭开盖便满室生香的小米粥。

马副理舀起一勺金粥送入口中,动作顿住了,闭上眼,半晌才缓缓呼出一口气,喃喃道:“这米……这米……”他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

旁边一位广州茶商细细品味着银丝卷那极致绵软又带嚼劲的口感,惊叹:“这筋性!苏太太,这面粉莫非加了什么?”

李月娥得意一笑:“纯天然!就是麦子好,工艺到位!怎么样?马副理,张老板,把这产品摆上先施和莲香楼的柜台,不掉价吧?”

宴席瞬间变成了订货会。

李月娥游走各桌,语速快得像打算盘:“王老板要五百担面粉?行!先付三成定金,下月发货!”“李会长看上小米粉了?哎呀,真不巧,这月的份额都快订完了,不过您要是诚心,我尽量从牙缝里给您挤出五百克!”

按现在的订单,李月娥估计丰泰公司要扩厂了,可以再上一套瑞士布勒磨粉机和三套小米的加工设备。

第三站:晋城铁业协会。

与之前两大基地的规整宏大不同,这里更像一个喧闹沸腾、充满烟火气的匠人集市。

铺面鳞次栉比,打铁声、锉磨声、敲击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但仔细看去,杂乱中自有章法。

有的专攻农具,流水线般打出成千上万的镰刀锄头;有的精于模具,在灯光下细细鏨刻着极其复杂的纹路;最令人称奇的是深处那几个大院,里面并非打造刀剪,而是在加工着闪着金属寒光的齿轮、阀体、甚至小型蒸汽机部件!

“都是给枯树林干的非标件,”一位老师傅抹了把汗,指着地上一个半人高的齿轮毛坯,“精度要求高,差一丝一毫都装不上。全靠手艺搓出来!”他拿起一把看似普通的刮刀,“这玩意儿,比洋机器慢,但有时候,更服帖!”

苏承业不知何时又出现了,补充道:“别小看这些作坊,基地三成的非标件和维修活儿靠他们。老师傅的手,就是精度。”

他拿起一个刚刚加工好的阀门,“看看这密封面,手工研磨的,滴水不漏。成本只有进口货的三成。”

商人们围拢过来,触摸着那些带着手工温度、却有着机器般精度的零件,感受着一种奇异的反差与融合。

傍晚的送行宴,气氛已然不同。

晋城县长苏伯钧举止温文,言谈却直指关键:“……晋城欢迎一切守法诚信之商业合作,县政府致力提供清晰之律法保障与公平之营商环境。”

一旁端坐的晋城警备旅长苏承勇,只是微微颔首,但其笔挺的军装与冷峻的目光,本身就如磐石般令人安心。

苏承业则已换回长衫,与商人们推杯换盏,言谈间皆是炼钢淬火、市场风云。

苏家三兄弟,政、军、工,如同三根巨柱,稳稳托举着晋城的天地。

商人们敬酒时,腰杆都不自觉地多弯了几分。

这已非简单的商业合作,近乎是一场需要审慎评估的站队。

宴席终了,商人们带着被钢铁灼烫过的记忆、被舌尖征服的味蕾、以及对手工匠人精神的惊叹,返回下榻之处。

无人高声喧哗,许多人只是默默坐在灯下,反复计算、权衡、规划。

信息过于庞大,震撼过于强烈。

这订单如何下?没办法都想要,可没有那么钱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