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午后阳光下的复盘(2/2)
各产业间的协同效应开始显现:机械厂为矿场提供设备,矿场为钢铁厂提供原料,钢铁厂又反哺机械厂和兵工厂,水泥厂建设着一切的基础设施……一个勉强能自我循环、具备强大造血能力和防御能力的体系,骨架已然搭起。。
但是,不足和隐患,也同样明显。
林砚的眉头几不可查地微微蹙起。
其一,高端产能依旧脆弱。平炉钢、合金钢、磺胺药、甚至包括东方兰梦小米,这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核心产品,产量要么极低,要么良品率不稳定,完全无法满足市场的狂热需求。它们像是璀璨但易碎的明珠,无法形成规模优势。
其二,物流瓶颈亟待突破。此次订单的交付,严重依赖正太铁路。一旦铁路运力紧张或中断,庞大的产出就只能堆积在仓库里。自有的运输力量——无论是卡车还是骡马队——都还太弱小。打通河南方向的通道,或者建立更强大的自有运输团队,必须提上日程。
其三,人才梯队出现断层。眼下,核心位置全靠苏家、孙秀才、林大虎等寥寥数人支撑。他们能力再强,也会疲于奔命。中层技术和管理人员极度稀缺,基层熟练工人培养速度远远跟不上产业扩张的速度。教育,那个被他寄予厚望的领航者综合学校,必须更快地输出人才。另外一套科学、高效、能够复制的现代管理制度和财务体系,远比再建一座高炉更为急迫。
其四,太依赖棋盘了。林砚心底闪过一丝警觉。水源、矿藏、良种、甚至部分技术的“灵感”,都源自异能。这固然是巨大的优势,但也像是行走在钢丝上。必须加速对现有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培养起属于这个时代自己的工程师和科学家队伍,才能让这份基业真正扎根于土壤,而非悬浮于异能的云端。
阳光挪移,照得他脸上有些发痒。
内部可提升的空间还有很多,自动化程度可以更高,流水线可以优化,成本还有压缩空间。
林砚的意识缓缓扫过脑海中的棋盘,那上面闪烁的光点代表着同一阵营的百万人之众。但这力量,还远未被完全激发。
棋子占位功能需要更主动地运用,不能只局限于山西一隅,要像下棋一样,将“棋子”——那些已气运绑定、绝对忠诚的关键人物——投送到更远的地方,去占据资源、打通关节、建立前哨。
磁场控制的能力其潜力几乎无穷。从材料处理,到设备研发,这或许是实现技术突破的钥匙。
对现有生产流程的优化更是永无止境。
通过“土地勘探”和“水脉勘察”进一步优化原材料布局,通过“野兽亲和”开发出更优秀的畜力运输和特种养殖……
“喂!大懒猪!你是不是又睡着了?”
菲菲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沉思。
她手里捏着一片那奇异植物的叶子,试图过来搔他的鼻子。
林砚睁开眼,抬手精准地捏住了她的手腕,嘴角勾起一丝懒洋洋的笑意:“吵什么,正梦到给你们弄点新玩具呢。”
“真的?什么玩具?”顾云菲立刻忘了叶子,眼睛亮晶晶地问。连旁边的顾云嘉也好奇地转过头来。
“到时候就知道了。”林砚松开手,重新躺回去,目光透过玻璃穹顶,望向高远而湛蓝的天空。
总结完了,不足也找到了,方向也已清晰。
那么,接下来,就是继续落子,把这盘工业大棋,下得更加风生水起。
他重新躺回去,目光掠过那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特殊植物,望向玻璃穹顶之外广阔无垠的天空。
阳光正好,前路还长。
而他现在,只想在这温暖的阳光下,再多偷懒一刻。
身下的躺椅继续发出轻柔的“吱呀”声,像一首安详的摇篮曲,暂时掩盖了所有纷繁的计算与远方的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