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嘉年华开幕(2/2)
开幕式后,人流瞬间涌向各个展区。
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惊叹声、欢笑声汇成了巨大的声浪。
在美食啤酒广场,领航者自家生产的“太行”鲜酿啤酒成了最受欢迎的饮品。
巨大的木酒桶旁围满了人,人们端着粗陶大碗,畅饮着冰凉的啤酒,就着香辣的羊肉串、刀削面,气氛热烈得如同国外的啤酒节。
一个德国洋行的代表惊讶地对同伴说:“上帝,我居然在山西喝到了如此地道的啤酒!这太不可思议了!”
在领航者工业品展区,那台按比例缩小的蒸汽机车头模型和几台结构精密的机床样品,已然成为最吸睛的所在,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啧啧称奇的商人。
一位从汉阳铁厂来的老师傅,戴着老花镜,几乎将脸贴到了机床的丝杠和齿轮上,手指虚抚过光滑的金属表面,喃喃自语:
“了不得,这铸件浑然一体,砂眼几不可见,还有这导轨的刮研精度,这连杆的受力设计,晋厂竟有如此水准?这已不输上海洋行里的德国货了!”
他猛地抬头,看向身旁穿着领航者工装、负责讲解的年轻技术员,眼神灼灼,“小哥,这机床可对外发售?”
年轻技术员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恭敬回答:“老师傅好眼力!这只是样品,目前主要供应自家工厂升级。若贵厂确有需求,可留下名帖,我们后续详谈。”
老师傅闻言,若有所思地点头,目光却不自觉被旁边另一片区域吸引。
那里矗立着一座更加庞大的微缩高炉模型,炉体、热风炉、出铁口一应俱全,甚至能看清耐火砖的垒砌方式。
旁边展板上清晰地标注着关键数据:“有效容积285立方米,日产生铁150吨”。
几个穿着体面、明显是外省大商贾模样的人,正围着模型指指点点,低声交换着“投资”、“焦比”、“产能”之类的词汇。
“那边是炼铁的家伙事儿,更是吞金巨兽啊…”老师傅感叹着,视线稍移,又落在了一组发电设备模型上。
那是由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成的联动演示模型,虽然小巧,但叶片、转子、线圈等关键部件清晰可见,一旁的文字说明写着2500千瓦蒸汽轮机发电机组,仿制改良,运行稳定。
一个洋人工程师正拿着放大镜,仔细研究着汽轮机的叶片形状,不时与身边的翻译激动地低语。
“有了这般动力,何愁工厂不兴?”老师傅正暗自咂舌,一阵低沉而有节奏的轰鸣声隐约传来。
他循声望去,只见展区另一侧,数台新型纺织机械正开动演示。
粗纱机、细纱机、织布机联合作业,棉条如云絮流动,纱锭飞旋,梭子如闪电般穿梭,眨眼间,灰白色的厚实坯布便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许多女性参观者和经营布业的商人围在那里,更关注布面的均匀度和织造速度,不时发出惊叹。
而在中央公园,绿草如茵,奇花异卉争妍斗艳。
来自圣彼得堡的安娜·伊万诺娃,穿着一身洁白的连衣裙,正由翻译陪着散步。
她看着湖光山色,看着周围虽然好奇但礼貌注视她的人群,眼中充满了迷醉与恍惚,对翻译轻声说:“这里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没有野蛮,只有一种蓬勃的秩序和美。我想,我可能会喜欢上这个地方。”
沈文翰记者穿梭在人群中,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所见所闻,眼神越来越亮。
他知道,他正在见证的,远不止一场盛会。
与此同时,在喧闹的掩护下,林大虎再次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林砚身边,低语道:“少爷,第一批果子熟了。三个日本商社的探子,一个英国洋行的助理,还有两个从北平来的、身份可疑的记者,都已落袋。”
林砚静静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淡淡吩咐:“继续,把握好节奏,不要引起注意。重点是质量,不是数量。那些工程师、技术背景的,优先。”
“明白!”林大虎点头,身影迅速消失在阴影中。
这场嘉年华,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盛宴,对他而言,却是一场精心布置的狩猎。
每一张售出的彩票,都可能是一次无声的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