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大同军马场(2/2)
“贝尔修伦马,性子相对温顺,骨架又大。它们和精选的蒙古母马配种,如今第二代已经有了一百零三匹!大部分都是一岁半到两岁半的年轻马。我们详细测量过,”
胡总办翻开记录册,指着上面的数据,“这批二代马,肩高普遍稳定在一米五八到一米六八之间,平均达到了一米六三!体重方面,基本都在五百五十公斤到六百八十公斤区间。确实继承了父辈的挽力和稳健,但速度和耐力比纯种贝尔修伦强多了,更适合咱们这边的长途使用。初步挽力测试,平地拖曳超过八百公斤的重物能稳健前行。”
“佩尔什马,那真是重型挽马里的巨无霸!力气大得吓人。它们的二代现在有九十八匹,年龄也差不多。”
胡总办翻到下一页,“测量下来,肩高更为突出,普遍在一米六五到一米七五之间,平均肩高达到了一米七!体重很多都超过了七百公斤,部分优秀个体甚至接近八百公斤!骨骼粗壮,肌肉发达,是拉重炮、搞运输的好手。而且适应得不错,没想象中那么娇气。挽力测试表现卓越,部分强壮个体能短时拖曳超过一吨的负荷。”
“英国夏尔马,蹄子跟小碗似的,那叫一个敦实!二代有九十五匹。”
胡总办继续汇报,“它们的肩高数据与佩尔什二代相仿,普遍在一米六四到一米七四之间,平均一米六九。但在体型上更显厚重,胸围数据同样优秀;管围是三种马中最粗的!体重区间与佩尔什二代重叠,但显得更加瓷实。爆发力强,短距离拖曳能力极佳,特别有劲。就是饭量也最大,名副其实的大胃王。”
胡总办笑道,并补充道,“这些二代马匹的蹄质都远比它们娇贵的父辈坚韧,更适应我们这里多样化的地形,耐粗饲能力和抗病性也显著优于纯种欧洲马。”
林砚仔细听着,不时询问细节。
这些二代马匹,显然都发生了积极的正向变异。
它们既保留了欧洲父本在体型、力量上的巨大优势,又融合了蒙古母本在耐力、适应性、耐粗饲方面的优良基因,呈现出超越父母本的旺盛生命力和综合性能。
“育种计划呢?”林砚问道。
“回少爷,按照您之前定下的方略,我们正在严格推进。”
胡总办神色一正,“第二代里,我们已经筛选出体型、结构、性情最优秀的公母马,准备进行第三代的培育。目标是进一步巩固优良性状,希望能在保持体型和力量稳步提升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其速度、灵敏性和对本地环境的完美适应。”
“至于第四代及以后的远景,”胡总办眼中闪着光,“我们希望能通过持续的优中选优,甚至考虑未来引入一些轻型马(如汗血宝马)进行谨慎的改良,目标是最终培育出几种专马专用的、能够满足军队和民生各种需求的、世界上最好的马种!比如专门的重型挽马、耐力持久的骑乘驮运马、甚至快速机动的轻型战马!”
这个宏伟的计划,让旁边的石头也听得心潮澎湃。
他麾下的骑兵团就驻扎在马场边缘,日常训练都能接触到这些日益雄骏的战马,深知一匹好马对军队意味着什么。
“石头叔,你的兵和马相处得如何?”林砚转头问石头。
石头咧嘴一笑,指着远处正在草场上进行骑术训练的骑兵们:
“好得很!少爷您是不知道,这帮小子现在可宝贝这些马了。天天跟着牧工学习刷洗、喂料、基本的伤病处理,比伺候自己还上心。在这地方驻训,马有最好的草料,兵有最开阔的训练场,还能随时参与马场的防卫巡逻,一举多得!我敢说,假以时日,咱们这支部队,绝对能成为天下有数的强兵!”
林砚满意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望不到边的丰美草场,潺潺的溪流,辛勤的牧工,刻苦训练的士兵,还有那些在围栏内悠然自得、或雄骏威武或神异非凡的马匹,以及刚刚加入、仿佛为这片生机勃勃之地注入灵魂的汗血马王无双及其族群。
这里,不仅仅是养育战马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生命摇篮,一个关乎未来国力与军力的重要基石。
他看着在独立围栏内,正昂首眺望这片新家园的无双,心中充满了期待。
或许,这匹天生的马王,它的血脉,也将为这宏伟的马政蓝图,添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夕阳将金色的光辉洒满马场,牧归的号角声悠长响起,成千上万的马匹如同潮水般向各自的圈舍和围栏汇聚,蹄声如雷,场面壮观而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