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民国种田开始科技兴国 > 第506章 藏富于民!

第506章 藏富于民!(2/2)

目录

“问得好!”

孙守拙大声道,随即补充了关键细节,“契约上写得明明白白:地里产出的粮食,除了按照亩数,向公司缴纳一笔固定的土地资源使用费——这个数目,定得比往年最好的年景时交给地主的地租,还要低!剩下的,无论多少,全是你们自家的!”

他伸出两根手指:“你地里打下五百斤粮,可能只需要交给公司一百斤甚至更少的使用费,剩下的四百斤,全是你自家的!你打下一千斤,交的还是那么多,剩下的九百斤,还是你自家的!”

他特别强调了一点:

“这里头有个要紧的条款,为了保证粮源和种子纯度,各家种出来的冬小麦,按咱们这儿以往的惯例,必须全部由公司按市场价统一收购,不得私自外卖。至于其他季节的收成,比如夏玉米、秋豆子,或是家里菜园子的出产,公司不收,你们自家吃用也好,拉到集市上卖钱也罢,全由你们自己支配!”

这话如同在滚油里泼进了一瓢冷水,彻底点燃了所有人的激情。

自己种,自己收,交完固定的,剩下大部分都是自己的!

虽然冬小麦要统购,但价格公道,而且其他收成全归自己,这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那……孙县长,俺们要是包了地,还算公司的员工不?”

一个穿着公司农机队制服的小伙子急忙问道。

“自愿选择!”

孙守拙斩钉截铁,“愿意包地种田的,就跟公司签承包契约。愿意继续在公司当员工的,比如开拖拉机、管水渠、在种子站做技术员的,就还保留员工身份。也可以一边当员工,家里婆娘娃娃包些地种。全凭自愿!”

他看着台下那一张张因激动而泛红的脸庞,声音沉稳有力:

“总部的决策层明确指示,这叫藏富于民。公司掌握土地所有权,保证大局和战略需求;把经营权、大部分收益权交给你们,激发大家的干劲。大家富足了,咱们长治县,咱们山西,才能真正强盛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长治县都陷入了空前的忙碌和喜悦之中。

公司的丈量队、文书员分组下到各个乡村,核实田亩,划分等级,与农户们面对面签订那为期三十年的承包契约。

在王家屯,老把式王老栓带着儿子,在分给他们家的二十亩水田田埂上走了好几遍,抓起一把黑油油的泥土,激动得手都有些抖:

“三十年……这地,跟是咱自己的有啥两样?

冬小麦统购就统购,反正公司给钱,价钱也公道。

咱夏秋两季再种上别的,这光景,以前哪敢想?”

他的儿子,一个在工厂做过工的青年,则更精明地算计着:

“爹,咱家劳力够,这二十亩水田,轮作安排好,冬小麦卖给公司,夏玉米、秋豆子咱自己卖,一年下来,刨去使用费,落下的钱粮,比在工厂做工只多不少!”

也有选择继续留在公司的。

李家庄的李大牛,是公司水利维护队的技术骨干,他媳妇身体不好,娃还小,他琢磨再三,还是决定不承包水田了。

“我继续在公司干,工钱稳当,还能维护我当年参与修的水渠。

让那些劳力多的人家去包地吧,他们把地种好了,咱们全县收成高,公司效益好,咱工钱也能涨不是?”

傍晚,长治县境内的村庄,家家户户炊烟袅袅。

那炊烟里,带着白米白饭的香气,也带着对来年收成更精细的盘算。

孙守拙站在县衙改建的政府办公楼窗前,望着远处村庄的点点灯火。

这套既保证公司战略需求,又最大限度让利于民的政策,真正激发了活力。

当土地的利益与每一个农户的身家性命紧密捆绑在一起时,所迸发出的生产热情和创造力,将是任何行政命令都无法比拟的。

藏富于民!

砚哥儿,只是做了这些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