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方案A(2/2)
咳嗽的频率没有明显减少,但护士记录显示,痰液的颜色开始从浓浊的黄绿色向浅黄色转变。
陈锦涛据此调整了用药,减少了磺胺片的剂量,但保持了银翘散片和桑菊饮颗粒的规律服用。
隔离措施被严格执行,所有废弃物均经酒精喷洒后密封处理。
第三天(3月3日),船长的体温进一步下降,在37.8度至38度之间波动。精神明显好转,甚至可以靠在床头少量进食流质。
肺部听诊时,那令人担忧的湿啰音也显著减弱。
这标志着病情被有效控制,并未向更危险的肺炎方向发展。
第五天(3月5日)下午,安德森船长的体温已连续二十四小时维持在37.5度以下的正常区间。
咳嗽变为偶尔的干咳,身体虽感虚弱,但急性症状基本消退。
陈锦涛经过详细检查后,正式确认他已度过危险期,不再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可以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后续的康复观察。
陈锦涛在记录本上写下:
“方案A,针对此单一病例,判定有效。主要症状(高热、剧烈咳嗽、胸痛)在72小时内得到基本控制,未出现病情恶化或明显并发症。”
那箱医疗包内的消耗也被精确记录:
磺胺片消耗三天的剂量,银翘散片与桑菊饮颗粒消耗约四天量,棉纱口罩因严格更换制度消耗了十二个,酒精消耗约半瓶。
整个过程,没有使用任何超出时代的医疗手段,仅仅是那几样预先配置好的药物在持续、规律地发挥作用。
安德森船长作为黑夜计划的首例验证对象,方案A在他身上取得了无可争议的成功。
他不仅活了下来,而且恢复速度远超通常面对类似恶疾的预期。
随后的几天里,他的体力在缓慢恢复,脸色不再是病态潮红,虽然依旧苍白虚弱,但已能与护士清晰交谈,甚至对医院提供的清淡餐食表达了不满,要求来点真正的硬面包和腌肉。
陈锦涛医生最后一次为他进行详细检查。
听诊器滑过船长不再滚烫的胸膛,肺部的杂音已近乎消失。
体温正常,脉搏平稳。
“船长先生,您的身体正在康复。”
陈锦涛的声音透过口罩,平淡而客观,“根据观察,您已连续五天体温正常,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我认为,您可以出院了。”
“遵循医嘱,就是最好的感谢。”陈锦涛打断了他可能的情感宣泄,语气没有任何波动,“但你必须清楚,出院不代表万事大吉。你的身体经历了一场严重的消耗,需要至少两周的静养,避免劳累和受凉。否则,非常容易复发。”
他拿出纸笔,快速写了一份注意事项,包括饮食建议和休息要求,递给船长。然后,他指着床头柜上剩下的那包厚实洁白的棉纱口罩,以及那瓶还剩大半的消毒酒精。
“这些,你带回去。”
陈锦涛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未来一周,只要你离开自己的住所,与人接触,必须佩戴它。”
他指了指口罩。“回家后,用这个酒精擦拭你经常接触的门把手、桌面。”
安德森看着那洁白的口罩,虽然觉得有些奇怪和不适,但想起自己经历的那场噩梦,立刻重重点头:“我明白,医生!我会照做的。”
出院手续办理得很快。
院方结算处的一位职员,隔着一个小窗口,面无表情地将一张费用清单推到了安德森船长面前。
安德森的目光扫过上面的项目,最终停留在总金额上:800比塞塔。
他的眉毛微微挑动了一下。
这个数目,对于一个船长来说,也不是个小数字。
尤其其中有一项格外显眼:“医疗包一个-500比塞塔”。
“有点小贵,”他心里嘀咕了一句,这医疗包占了一大半。
但转念一想,一周前自己还徘徊在死亡边缘,马德里那些有名的私立诊所,光是几针没用的血清和专家诊金,恐怕就不止这个数,而且他们还治不好。
能捡回一条命,这钱花得值了。
他没有多说什么,爽快地数出钞票,递进了窗口。
相比于健康和生命,这笔让他肉痛但还能承受的费用,似乎也变得可以接受了。
他拿着收据,再次向送他出来的陈锦涛医生表达了感谢,然后步履略显虚浮却坚定地走出了医院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