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盛世之基(2/2)
苏承业的能力、资历与贡献,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
苏承业走到话筒前,声音坚定:
“感谢董事会信任,感谢林砚先生提携,感谢诸位同仁支持!承业必竭尽所能,恪尽职守,秉持公司实业为本、信义立业之训,与诸位一道,守护好、发展好我们共同的事业,不负领航者之名!”
林砚与苏承业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掌声经久不息。
这一刻,标志着领航者公司从一个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奇迹创造体,向一个依靠制度、依靠专业管理团队运行的现代化企业集团,迈出了关键一步。
-----------------
山西省府大礼堂。
台下就座的是三省各级行政官员、各领域代表,以及受邀的各界贤达。
主席台上,阎长官端坐中央,他左侧是林永年,右侧则是数位核心幕僚。
大会由林永年主持。
他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用洪亮而清晰的声音,开始宣读《山西、绥远、蒙古三省联合行政公署一九一八年度财政暨民政报告》。
当第一组核心数据被念出时,台下即便都是见惯场面的官员,也忍不住发出了一阵低低的吸气声。
“岁入:银元,二亿七千万元!”
这个数字,比去年几乎翻了一番,其磅礴之势,让整个礼堂为之一震。
林永年稍作停顿,让这个数字在每个人心中沉淀,随后开始介绍这份惊人的岁入构成:
工商各税:占比52%,领航者公司及其带动的产业链是绝对主力。
田赋及农业相关:占比18%,虽占比下降,但总量因丰收和垦殖面积扩大而稳步增长。
矿产特许权及资源税:占比15%,枯树林金矿、各大小煤矿、金属矿贡献显著。
关税及特别收益:占比10%,对欧医疗物资贸易及国内区域间贸易关税功不可没。
其他收入:占比5%。
“钱从哪里来,体现了我们的经济结构。”林永年总结道,“工商已成绝对支柱,此乃工业化之明证!”
紧接着,是更为关键的岁出部分。
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占比30%。主要用于同太、同包等铁路干线及支线建设,全省二级以上水泥公路网扩展,以及大型水利工程(如黑风寨水库配套渠系)。
教育及科研投入:占比25%!这是一个让许多人动容的比例。报告详细列出了山西大学扩招、全省范围内新式中小学建设、以及设立工业技术研究院、农业改良总站等专项科研机构的费用。这笔费用是独立于教育彩票的收入之外列支。
国防与公共安全:占比20%。用于维持并现代化三省武装力量(包括职业军人薪酬、新式装备采购)、警察体系及情报网络建设。
行政管理与公务体系:占比12%。这其中,一个重点被特别强调——“本年度,全省公务、教育、军警体系人员,平均薪资水平较去年上调30%!基层公务人员及教师薪资,确保不低于当地熟练工人平均收入水平!”
医疗卫生与社会福利:占比8%。用于扩建各级医院、卫生院,推行基础疫苗接种,以及建立针对困难家庭的特殊救济和抚恤基金。
其他专项支出:占比5%。
“钱往哪里花,体现了我们的执政方向!”
林永年环视全场,“我们取之于民,更要用之于民!教育,是百年大计;基建,是发展血脉;国防,是安全基石;而提高所有为公效力者的待遇,保障其生活尊严,方能凝聚人心,激励勤政!”
随后,报告进入了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部分:
工资水平:全省城镇职工(含产业工人、服务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较去年增长22%。官方颁布的最低工钱指导标准上调25%。
福利保障:在领航者等大型企业推动下,职工合作社体系已在主要城镇普及,提供低于市价的生活必需品。部分先进厂矿开始试行工伤医疗保障金和工龄退休补贴。全省范围内,针对孤寡老人、残疾军人的定期抚恤标准也提高了20%。
消费能力:基于薪资增长与物价稳定(报告显示主要生活物资价格指数年增幅控制在3%以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激增65%,民众的钱袋子真正鼓了起来,购买力显著提升。
最后,林永年以沉稳的语调总结:
“诸位同仁!这份岁入岁出报告,不仅仅是一堆数字。它是我三省两千万民众,在过去一年里,用劳动与智慧创造的巨大财富,及其如何被用于构筑我们共同未来的清晰蓝图!它证明了藏富于民与政府有为并非悖论,而是可以相辅相成,共铸辉煌!”
报告结束,全场起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这掌声,是为过去一年的卓越成就,更是为那份清晰可见、惠及每一个人的希望与未来。
阎长官在如潮的掌声中缓缓起身,双手虚按,待会场重新安静下来。
他环视台下数百张充满朝气的面孔,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时光。
“五年前,“
他开口,声音沉稳有力,“我初掌山西时,全省岁入账面不过五百万银元,实收尚不足六成。
库银空虚,民生凋敝,连我这个当家人的,都要精打细算着每一块铜板该怎么花。“
他略微停顿,让这份沉重的记忆在每个人心中沉淀。
“而如今,“
他的声音陡然扬起,带着不容置疑的豪情,“就在刚刚,我们听到的是什么?
是我们三省之地,岁入总和按亿计算,雄踞全国各省之首!
这不是账面上的数字,这是实实在在的、能让机器转起来、让铁路铺出去、让学堂建起来、让百姓腰包鼓起来的真金白银!“
台下寂静无声,所有人都被这强烈的对比所震撼。
“有人曾问我,为何执意要向北,再向北?
为何要把宝贵的资源,投向那些看似荒芜之地?“
阎长官的目光扫过台下所有人的面孔。
“今天,这如山铁证就摆在眼前!
正是向北战略,为我们打开了蒙古的牧场,带来了肉奶丰盈;
正是向北战略,为我们开启了绥远的矿藏,奠定了工业根基;
正是向北战略,让我们的发展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纵深和底气!
此乃高瞻远瞩之策,是奠定我三省未来数十年强盛根基的不二法门!“
他的声音回荡在礼堂中,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
“府库充盈至此,而民间不见怨言,反见活力迸发,商贸繁荣,民生富足。
此非与民争利,而是藏富于民,与民共利!“
他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地总结道,“此情此景,方称得上——盛世之基!这基础,是在座诸位,是我们每一个奋斗者,亲手一砖一瓦垒起来的!“
话音落下,掌声如雷鸣般再次爆发,经久不息。
这掌声,既是为辉煌的成就,也是为清晰的未来道路,更是为亲身参与并见证这历史性变革的豪情。
林砚在台下,平静地聆听着这一切。
这庞大的财税数据,这系统的支出规划,这惠及全民的薪资福利提升,正是他那套尚在雏形的《新治图说》中,民富国强、统筹兼顾、崇教尚贤等理念,在最现实层面的有力印证。
它为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最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社会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