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刘子安有治国兴邦 擎天定海之才!(2/2)
“还要维持士卒的兵饷待遇以及我徐州官员的俸禄,恐怕没有那么多钱啊!”
张昭提出的也是实际困难。
“这个困难是可以解决的!”刘平朗声道,目光环视在场的众人:“我们给这些屯田客的工资可以分为两部分!”
“其一是每月发放三百钱的工资。”
“但是这三百钱,我们只发一百二十钱给屯田客当生活费,剩下的一百八十钱,可以等粮食成熟我们贩卖之后再发放。”
“其二,因为我们暂扣了屯田客的一百八十钱,这部分钱可以算我们借的,等屯田客负责种植的田亩地区粮食成熟之后,他们可以获得一成的粮食,算是还给屯田客的利息。”
“也可以让屯田客在得到自己原本应有报酬的情况下,多给他们一份收入,激发他们的活力热情,同时也缓解我们的财政压力。”
“一个青壮年男子,专职农业,一年打理二十亩土地,是可以做到的,收获的话,种植的粮食不同,土地不同,收获也是不同的。”
“另外不同粮食的生长年限也不同。”
“我们算作半年,六个月,亩产一石。”
“我们这边的成本是:一千八百钱,外加两石粮食。”
“而我们的收益是,十八石粮食,现在徐州的粮价差不多是两百四十钱一石,可以得到四千三百二十钱。”
“两者相减,我们还赚了两千五百二十钱。”
“在这其中,种植水稻,根本用不到六个月,另外我们这批粮食可以卖去交州和辽东,这两个地方的粮价可未必有徐州这边稳定,徐州土地肥沃乃产粮大区。”
“辽东苦寒之地,交州更是蛮荒之所。”
“他们那里的粮价只会比我们更贵。”
“更何况,徐州土地肥沃,亩产远不止一石,两石三石皆有之。”
“例如睢陵,就在泗水边上,水资源充足且土地肥沃。”
“所以我们的收益肯定远在两千五百钱之上!”
“而且也不用承担派发徭役引起的动荡,又可以让这些农户增加收入,还可以招揽到大量的屯田客。”
刘平说完之后,现场鸦雀无声。
张昭张了张口,舔了舔嘴唇,看刘平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陈登、糜竺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神中看见了惊色。
“安汉将军有治国兴邦、擎天定海之才!”
“子布佩服!”
张昭表示对刘平的佩服。
的确刘辟提出的方法,可行性远在他的方案之上。
而且还是他从来没有听说过,以及不会想到的办法。
刘备大喜过望!
立马下令,按照刘平所定的方案行事!
陈登、张昭、糜竺等人连忙下去办。
同直接派发徭役不同,这种发放工作的方式,赢得了徐州百姓的热情。
而且刘备名声好,有一定的公信力存在。
百姓都信任刘备,不会食言!
踊跃报名者繁多!
当天数量突破了一万,势头依旧不减!
陈登笑的合不拢嘴!
这一次是真成了!
在帮助刘备这边解决春耕的问题过后,刘平和赵云便一路从下邳南下。
来到了张飞驻守的睢陵。
在这里休整了一段时间,同时刘平也督查了一下张飞治军的情况。
“子安,俺已经不是从前的俺了,俺真改了。”张飞神色严肃道。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刘平点了点头,“翼德兄长,等熬过了今年,我们就算真正立足徐州了,到时候就可以干一番真正的大事业了!”
“俺明白!”张飞点了点头。
就算不能帮忙,也绝不帮倒忙,如今的张飞是这样鞭策自己的。
到睢陵之后,刘平继续南下。
来到了东城县。
这就是下邳国与九江郡的边缘。
实际上东城在此前的时候,还是属于九江郡的,在建初四年(79年)才归属到了如今的下邳国。
因为紧挨着九江郡,袁术的地盘。
这里甚至连县令都没有,属于无主之地,自治状态。
到了东城之后,刘平就没有再继续深入了。
而是驻扎在了东城。
一来是派人收集九江郡的情报,了解九江郡的情况,二来则是,屯蓄粮草。
就在刘平屯蓄粮草的时候,有一个人主动拿出了三千石米送给刘平。
“子龙,那个人说自己叫鲁肃鲁子敬吗?”刘平淡淡道。
“是的。”赵云点了点头。
“子安,你似乎知道这个人?”郭嘉好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