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幸福工厂不相信饥荒 > 第102章 辩经

第102章 辩经(1/2)

目录

钱宝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把棘阳县城里的那些生员和夫子们打点好岂不是万事无忧了?

毕竟这年代文人的一张嘴比什么宣传都有效,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从来未曾出过变故。

但是钱宝万万没想到的是,李胜的反击竟会如此迅速,而且又如此刁钻。

手里这张被称为“报纸”的破纸看起来是如此粗糙,跟装订圣贤书的那些精制纸张完全没得比,印刷用的墨水也是那种明显的劣质品。

但就是这么一份小儿涂鸦般的粗糙画报,却把那些在乡村讲学的儒生们打得节节败退,让钱宝心中产生一种荒谬的感觉。

“这简直是在抄咱们的老底!”李家家主李开山一掌拍在桌上,眼中杀机毕露。

“要是那些贱民全都铁了心跟幸福乡混,我等在棘阳将再无立足之地!”

“钱贤侄。”一向性子急的赵家家主赵德昌也坐不住了。

“如今之计,必须要从根子上将这李胜彻底打倒。”

接着赵德昌脸上露出一丝狠辣的神色:“实在不行……派几个好手去给他做掉!”

这时候钱宝已经冷静了许多,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怒火。

钱宝一直以文人雅士自居,对于暗杀这种下九流的报复手段一向不屑一顾。

他确实想要李胜死,但就算要把李胜搞死,也必须站在大义的角度上冠冕堂皇地将李胜击败。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把李胜打成反贼,让官军出动去剿灭幸福乡。

但是武将集团和文官集团一直不对付,钱宝就算有心想请驻军出动剿灭幸福乡,也得花点时间来造势,这样才能有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

钱宝眯着眼睛,心里正在琢磨该怎么造势。

现在常规的经济封锁和舆论污蔑已经失效,必须要请出一位分量足够的大人物,能够从道德和伦理的制高点上对李胜进行毁灭性打击。

这时,一个名字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诸位叔伯放心。”钱宝的眼中闪过一丝奸计得逞的狞笑。

“钱某心中已有计划,我等可以重金请那位大人物出山,不愁这李胜名声不败坏。”

“莫非……是请那位董夫子?”孙家家主孙贵仁慢悠悠地开口了。

他刚才就想到了这个方法,正准备说出来,没想到被钱宝抢先了。

孙贵仁年纪比较大,相对来说比另外几个年轻的家主稳重一些。

既然钱宝有心出这个风头,孙贵仁也乐得让他顶在前面,反正真要出啥事第一个遭殃的也不是自己。

钱宝喝了一口茶水,然后点了点头道:“没错,正是那位南扬郡名望最高的大儒——董夫子!”

……

一周后。

十字镇上人山人海,自从棘阳县城禁止大规模出入后,这十字镇便成了新的交易中心。

作为给棘阳县城守门的卫星镇,十字镇是离棘阳县最近的一个集镇,也是整个棘阳县领地内最大的集镇。

就这几天的时间里,一座高大的讲坛在集镇中央拔地而起。

讲坛之上是一位身着儒袍的老者,这老者须发皆白,此时正襟危坐在一副金丝楠木桌案后边,脸上的神情更是充满着倨傲。

这老者便是董夫子,整个南扬郡最有名望的大儒。

站在董夫子身后的是钱宝等一众豪绅代表,他们个个衣着光鲜,与台下那些衣衫褴褛的百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咳咳……老夫听闻,近来乡野出了一名‘妖人’,名曰李胜。”

董夫子清了清嗓子,开始不急不慢地说起来。

他年纪大了,声音有些沙哑,于是钱宝等人特意找了几个嗓门大的家丁来接力呼喊。这样董夫子的话就能通过家丁的口中传遍整个集镇,让所有的百姓都能听见。

“此人以‘幸福’为名,行蛊惑人心之实,用‘奇技淫巧’乱我大梁纲常,诱骗百姓弃田废工,实乃我棘阳之大患!”

董夫子的声音慷慨激昂,还伴随着夸张的肢体动作。

他口若悬河引经据典,将李胜描绘成了一个破坏“君臣父子、尊卑有序”的乱臣贼子。

然而,台下的百姓们却大多面露茫然。

他们只是被豪绅们逼着过来听董夫子宣讲的,根本听不懂这文绉绉的之乎者也大道理。

而且这里面不少人都是受过李胜恩惠的,他们只知道幸福乡会给他们便宜的粮食,甚至还会帮助他们医治病人。

此时底说的啥,还有就是啥时候能放自己走。

董夫子好歹也是个教书多年的大儒,他看到台下百姓们茫然的表情,就知道这些人怕是压根就没听懂自己在说啥。

他心中恼怒,决定下一剂猛药。

“今日,老夫便在此设下擂台,向那李胜发出挑战!”

只见董夫子猛地站起身,手指着黑风口的方向。

也难为这个年纪的老人能发出如此洪亮的声音,能够看出董夫子确实是气得不轻。

“三日之后,老夫便在此地,当着万民之面与他辩一辩何为天地正道,何为民生之本!”

“老夫要亲手戳穿他的妖言,以正视听。他若不敢来,便是心虚理亏,尔等切不可再受其蒙蔽!”

这倒是正中钱宝等人下怀,既然董夫子有心要跟李胜比划比划,那豪绅们自然乐得推一把。

于是这场由董夫子发起的辩论赛邀请,很快便通过各种渠道向整个棘阳县的乡野郊区散播开来。

当晚,消息便传回了幸福乡。

这种展开确实是让众人没有料到,一场与豪绅之间的暗斗竟会以这种方式被推向明面。

“主公,不可去!”张景焕皱着眉头说道。

“那董夫子的名气属下也有所耳闻,这人乃是南扬名儒,公认的辩才无双。若是前去与他辩论经义无异于以卵击石,反而正中对方下怀。”

“是啊亭长!”赵老三也急得抓耳挠腮。

“俺听说那老东西满嘴歪理,就连黑的都能说成白的,咱们去了肯定吃亏!”

然而,李胜听完汇报之后却没有担忧,反而脸上露出了一个意味不明的笑容。

“哦?这老腐儒要跟我辩论什么是‘正道’啊。”

“好得很啊,有这种好事岂能不去!”

“告诉全乡的乡民们……不,向其他村子都放出话去,这场辩论我们幸福乡接了。”李胜站起身来,对着议事厅里面的人说道。

“三天之后,我们去十字镇。让那些腐儒们看看,什么才是民意。”

……

三日后。

十字镇上人潮涌动,万人空巷。

从清晨开始,就不断有来自棘阳县四面八方的农民赶来。

这些人如潮水般涌向这个小小的集镇,将镇中心的广场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有的扶老携幼,有的甚至还扛着农具,当然相同之处是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好奇。

这场关乎“道义”与“民生”的辩论,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早已传遍了棘阳县的每一个村庄。

虽然大部分人对这种事情其实并不关心,但是李胜直接放出了一个众人无法拒绝的条件——每一个来到现场听取辩论的人,都可以免费领取一个土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鸡蛋,这个饥荒年代最有价值的“鸡蛋”自然便是粮食。

免费的粮食不拿白不拿啊,尤其是周边的那些居民们,凡是家里还能动的人几乎全都来了十字镇。

广场中央。

那座由豪绅们斥资搭建的高大讲坛上,董夫子穿着一袭崭新的儒袍,头上还戴着方巾。

他双目微阖端坐在桌案后边,仿佛一尊审判世人的神祇。

在他的身后,钱宝和赵德昌等豪绅分列而坐。

对于豪绅们来说这场辩论是没有悬念的,无非就是看场戏,给枯燥无味的生活带来一点乐子罢了。

天色正在渐渐变亮,原来已经到了辰时。

“那李胜怕是不敢来了吧?”

“我就说嘛,一个泥腿子哪有胆子跟董夫子辩经?”

人群中响起了窃窃私语。

就连董夫子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轻蔑的笑意。

不过出于对免费土豆的渴望,围观的百姓们倒是一个都没走。

就在有些人开始怀疑李胜不来的时候,一阵沉闷而整齐的脚步声从镇口的方向传来。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路,让这支队伍缓缓进入镇子里。

为首的,正是身着一身干净布衣的李胜。

李胜神情从容地步行而来,身边跟着陈屠等护卫队员。

在李胜身后跟着的不是什么文人墨客,而是一支由数百名幸福乡乡民组成的队伍。

这些乡民们各个都推着独轮车,车上装得满满当当。

有的车上装着一桶桶散发着药材清香的热腾腾的驱寒草药茶。

有的车上则叠着一摞摞刚刚加急印好的《幸福报》。

当然更引人注目的,是那几十辆装满土豆的独轮车,圆滚滚的土豆几乎都要从麻袋里面挣脱出来,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眼球。

几个膀大腰圆的乡民将土豆扛下,直接现场架起了铁锅蒸起来。

见到这景象,那些等着领取免费土豆的人也不去关注高台上的董夫子了,而是全都向着蒸土豆的地方聚集过来。

“排好队,每人都能免费领煮熟的仙豆!”

“不要挤,人人都有份!”

见到人群有骚乱的迹象,赵老三带着几个人上前维持秩序。

在几个插队的人被强壮的护卫队员们提溜出去后,剩下的人终于老实了不少。

李胜的这种登场方式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他竟然忽视了德高望重的董夫子,反而先给那些百姓们发食物。

董夫子见状眉头一皱,心中十分不爽。

他冷哼一声,决定先声夺人。

只见董夫子站起身,居高临下地喝道:“李胜!”

“你这蛊惑人心的妖人,终于敢露面了!今日老夫便要当着天下百姓的面,揭穿你的真面目!”

董夫子的嘴像连珠炮一般,根本不给李胜说话的机会,直接开始了他慷慨激昂的演说。

他从三皇五帝讲到当朝律法,从古代经典讲到现代骈文,讲得唾沫横飞。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乃天地纲常,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若人人都像你那般不守本分,则国将不国!”

他痛斥李胜用“奇技淫巧”乱了尊卑,用“蝇头小利”坏了人心。

这一番话说得是天花乱坠,气势十足,引得身后一众豪绅和弟子们连连叫好。

台下有些思想保守的年长村老,听完董夫子这番话也不由得连连点头,觉得言之有理。

见到有人捧场,董夫子更是来劲。

他一边乜视李胜,一边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李胜也没有上前去辩解,就这么站在台下看着董夫子唾沫横飞。

长达半个时辰的“道义审判”终于结束,董夫子手捋长须得意洋洋地看着李胜,似乎已经胜券在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