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卧龙山(2/2)
第二图是两个人在田里劳作的场景,其中一头牛套的是常见的直辕犁,而另一头牛则是套着那奇怪的曲辕犁。
第三图画的是黄昏时分,驾着曲辕犁的人已经完成了整片田地的耕种工作,而另一个驾直辕犁的人还在田中间赶着满头大汗的牛。
最后一图画的就更容易懂了。用曲辕犁的人满脸笑意,一手扶犁一手比着大拇指。而另一个人直接把直辕犁扔在一旁,抱着这个曲辕犁不撒手。
仅仅用了四张简单的图画,就连孩童也能看出来这曲辕犁是个好东西,更何况那些起早贪黑天天跟田地打交道的农民了。
秦伯一页页地翻看着,脸上的轻蔑渐渐被凝重所取代。
他从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图画和文字中,嗅到了一股令他心悸的力量。
不管是那简易草药茶的熬制方式,还是这曲辕犁的耕种效率,都在表明这些东西能够实实在在地带来帮助。
这不是什么神神叨叨的咒语,也不是什么不明所以的符纸,这背后分明是一套成体系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
在第一版打出了幸福报的名气之后,李胜在后面几期幸福报上逐渐增加了一些文字。
虽然依旧是以图画作为主要内容,但李胜也知道总有些内容是需要由文字来展示的。
秦伯又拿起了几期幸福报看了起来,上面的内容各不相同,不过大体的组成结构是一样的。
在首版印上的都是幸福乡的生活场景,或者是李胜向百姓们赠予各种物资的景象。
背版大多数绘制的都是一些能改善生活的小常识,或者是幸福乡的特产商品,有的也会印上各种物资兑换的价目表。
无论哪一张上面绘制的图案,都与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
当然,出现最多的还是“幸福乡”和“李胜”这几个词。
虽然百姓们不识字,但是看多了总会眼熟的,自然也就知道这分别代表着幸福乡和李胜。
“幸福乡……李胜……”
秦伯的手指在报纸上那个反复出现的名字上轻轻敲击着,眼中光芒闪烁不定。
这时候夜枭也开始向秦伯汇报他对幸福乡的各种调查,包括李胜的身份由来,以及幸福乡的人口组成,还有田里耕种的作物面积等等。
其实在夜枭汇报之前,秦伯早就已经看出来了,这李胜就是之前颍水工地的那个役工头子,好像还是个小亭长。
亭长这种小官能有多大权势,秦伯不知道。
但是显然这报纸上面展示的幸福乡,不是仅靠区区一个亭长就能经营起来的。
他不光在短短数月之内飞速崛起,还能手握如此关键的技术,更关键的是他还深得民心……
秦伯敏锐地意识到,因为这个神秘的幸福乡,现在棘阳这潭水已经被搅浑了。
在秦伯看来,异军突起的幸福乡可不是祥瑞,而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变数。
幸福乡竟然在试图争抢民心,这对于以光复齐国为目标的秦伯来说不是个好消息。
因为对于起义军来说,世道越乱就越容易裹挟百姓,承平日久的生活里是不会有人想去造反的。
这是一个潜在对手,而且比棘阳豪绅更难对付……秦伯很快便给幸福乡下了定义。
而另一边,林琬琰早已呆若木鸡。
她的目光死死地盯着头版那幅“活神仙”的画像,呼吸都几乎停滞了。
画中人的脸被画得有些抽象,甚至看起来还有些好笑。
但那双眼睛,那微微上扬的嘴角,那份站在人群中从容不迫的神态……
“原来是他……”
一种无比熟悉的感觉,如同闪电般击中了林琬琰记忆深处的那部分。
是那个在溪边盯着自己看,还一本正经地说“一直看你就是一直尊重你”的家伙……
是那个背着神奇的小布包,随手就掏出炸薯饼和美味饮料的家伙……
是那个送给她奇巧八音盒,还像个登徒子一样念着“怀琬琰之华英”的家伙……
那个在她眼中言语有些不着调的“小亭长”,竟然就是这上面被数万乡民奉若神明的“活神仙”?!
摩挲着手心里那微微发热的八音盒,林琬琰有些失神了。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所有人的思绪。
一名披着斗篷的人快步走到门口,被站在外面的两个侍卫给拦住了。
于是这人直接在门口单膝跪地道:“最新情报,棘阳县驻军开拔出营了。”
官军怎么这个时候出动??周边也没有什么成气候的匪患啊,这行为实在是太异常了……秦伯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夜枭认出了这人确实是他手下的斥候,于是对着守门的侍卫点了点头,示意可以让他进来。
在得到允许后,风尘仆仆的斥候开始大声汇报刚刚得到的消息。
“棘阳县的赵、钱、孙、李四大家族,已经和幸福乡撕破了脸皮,公开悬赏幸福乡核心成员的人头。”
“县令命人在各地张贴公告,指责幸福乡在‘聚众谋反’,同时棘阳县驻军联合四大家族的家丁组成了‘讨逆联军’,准备前往黑风口平叛。”
斥候说完后,还讲誊抄的官府公告从怀中掏了出来,展示给在场的众人看。
听闻棘阳县驻军不是因为发现了卧龙山据点,屋里面的大多数人都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冲着自己这些人来就好。
林琬琰则是心下一惊,下意识地将手里的那个八音盒攥得更紧了。
“讨逆联军?数千人?”
听到斥候的汇报后,秦伯脸上非但没有丝毫担忧,浑浊的老眼中反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精光。
他缓缓走到地图前,手指在幸福乡与棘阳县城之间轻轻划过,仿佛已经看到了接下来将要上演的血腥大戏。
“这可真是……天赐良机啊!”
秦伯忍不住低声自语,脸上的笑意再也遮掩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