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山雨欲来(1/2)
秦伯意识到,棘阳县的驻军出动对于自己等人来说并不是个坏消息。
幸福乡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这意味着现在没人会把精力放在这里,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机会。
说不定还能趁着驻军调动的时候,找机会在棘阳县城里搞点事情,毕竟防守空虚的粮库要是点着了,那接下来棘阳县必然会陷入大乱。
见到秦伯竟然笑了起来,林琬琰终于忍不住开口。
她清丽的俏脸上满是焦急:“李胜……幸福乡有危险,我们……”
“殿下稍安勿躁。”秦伯抬起手,制止了她的话。
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上笑意敛去,露出一丝冷酷的神色。
接着,秦伯对着其他几名核心成员道:“这李胜虽深得民心,但其根基尚浅。”
“据情报显示,其麾下能战之兵不过数百,其余皆是不堪一击的流民。”
“棘阳豪绅盘踞此地百年,家丁乡勇召之即来,又有县城守军相助,兵力更是数倍于那幸福乡。”
接着秦伯话锋一转:“然而这黑风口虽然地处偏僻,但山势险要易守难攻。”
“此战李胜没有胜算,但他若坚持固守营寨,官军们一时半会怕是也拿不下来那幸福乡。”
“我等只需养精蓄锐,坐山观虎斗即可。”
秦伯在地图上棘阳县的位置重重地一指:“待他们斗得精疲力竭之时,便可尽起我等麾下精锐,由城内的探子里应外合,一举夺下兵力空虚的棘阳县城府库。”
“届时,城中粮草、兵甲尽为我等所用,这对我大齐复兴的伟业大有裨益。”
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牺牲一个不相干的幸福乡和一群本就是敌人的官军,来换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确实是一个几乎完美的一箭双雕方案。
在场的几名统领都是秦伯从小培养起来的,不仅忠心耿耿,而且对于“复国大业”深信不疑。
虽然也有人觉得此计有些过于冷血,但是只要能复兴齐国,别说牺牲一个幸福乡了,就算让他们自己去死也不会有半点犹豫。
接着秦伯将目光投向了林琬琰:“殿下,这便是让其他势力互相约束,帝王之术莫过于此。”
然而,林琬琰的心却在这一刻沉入了谷底。
她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侍卫队长和那几十名侍卫决绝离开背影。
他们是为了什么而死?
也许有的侍卫是为了守护自己,但她相信至少侍卫队长的想法并不局限于此,那位老侍卫看到了她那份心中的“仁义”,是真的相信她林琬琰可以给全天下带来幸福。
她又看向手中的《幸福报》,看着上面描绘的那些吃饱穿暖,脸上带着笑容的百姓。
李胜在救济灾民,发放物资,传播知识……他所做的一切,不正是自己心中那个“朗朗乾坤”该有的样子吗?
若自己狠下心坐视不理,眼睁睁看着幸福乡被那群漠视百姓的豪绅围剿,甚至还要踏着他的尸骨去摘取胜利的果实……
那自己和那些冷酷无情的豪绅,和那窃国的梁国暴君,又有什么区别呢?
“秦伯……”林琬琰犹豫了一下,然后开口道,“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把幸福乡的那几千人给救下来?”
听到林琬琰这有些幼稚的话语,秦伯的表情有些无奈。
“殿下,我等在卧龙山据点里面只有区区五百人,在战场上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而且这几百人大多都是预备军官,每一个都是花费大量资源培养的,他们不应该像普通士兵一样作为消耗品来使用。”
“现在很快就要入冬了,就算能够说动那些仍然忠于大齐的将领提前起事,这种季节也不适合行军打仗。”
林琬琰沉默了,她也知道秦伯说得在理。
见到林琬琰还有些犹豫,秦伯继续劝道:“殿下……为大齐复国,一将功成万骨枯,些许牺牲……在所难免啊。”
“牺牲?”林琬琰猛地站起身。
那双总是清澈如水的眸子里,此刻却充满着质疑:“在您眼中,那些无辜的百姓,那些行仁义之事的人,都只是可以随意牺牲的棋子吗?”
“殿下!”秦伯的声音也严厉起来。
“毫无意义的妇人之仁会断送我们的一切!为君者,当以大局为重,岂能为一时意气所困!”
这番话与他在石门坞事件中的态度如出一辙,这让林琬琰意识到,或许在眼前这位老人看来,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为齐国的复国大业让路吧。
但是报纸上那些发自内心的笑脸,与这一路行来看到的那些人间惨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是大齐复国的希望,但她绝不愿意让大齐成为一个建在阴谋诡计和累累白骨之上的冰冷王朝。
“殿下!”秦伯的声音陡然拔高。
“这是复兴大齐的千载良机!如果错过了,便再也没有了!”
“为了这些不相干的外人,您要置先帝的遗志于不顾吗?”
秦伯再次强调了“复国大业”这沉重的大义,来试图压垮林琬琰那看似脆弱的坚持。
然而这一次,林琬琰没有退缩。
她迎着秦伯那锐利如刀的目光,娇小的身躯挺得笔直。
“秦伯,我正因为记得先帝遗志,才更要反对。”
她的声音异常坚定:“您教我读史,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得民心者得天下!何为民心?民心不是靠阴谋算计算计得来的,是靠守护换来的!”
她指向那份摊开的《幸福报》,声音愈发激昂:“他在做的事,就是守护!”
“他守护那些被豪绅盘剥的佃户,守护那些被瘟疫折磨的病人,守护那些在饥荒中流离失所的百姓。”
“他行的,是仁义之道!而豪绅联军,行的是不义之举!”
“我大齐若要复国,便要站在仁义一边,而不是与不义为伍!”
“若今日我们坐视仁义之师被围剿而无动于衷,天下百姓会如何看我们?
“日后,我们又凭什么让天下归心?”
这番话掷地有声,竟让秦伯也一时语塞。
他意识到眼前的公主殿下是认真的,她不再是那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而是有了自己的坚持。
看着林琬琰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坚定与光芒,恍惚之间,秦伯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前,那位同样风华绝代又心怀天下的皇后。
林琬琰深吸一口气,语气稍缓却依旧坚定:“秦伯,我知道您是为了我好,是为了大齐复兴。”
看着林琬琰那双清澈的眸子,秦伯有些无奈地说道:“我等实力有限,贸然介入只会将我等也拖入泥潭,于复国大业无益。”
林琬琰针锋相对地说道:“就算我们成功复国了,但你有没有想过,一个不得民心的大齐,后果会不会像这梁国一样满地饿殍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