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规矩(2/2)
许舟从行李里翻出一件黑色的立领大襟袍:“这件可行?”
这是到丰台时,汀兰去买的。
她说,换新衣去去晦气。
孔新上前两步,仔细看了看布料、颜色和样式,点点头:“嗯,这件合规矩,可以。接下来是避讳字眼,这是顶顶要紧的。”
他神色严肃起来,“当今圣上,最是忌讳一个‘死’字。若您提及高平阵亡的将士,切记用‘千秋’二字替代。还有‘鬼’字,也是大忌讳,譬如那鬼门关,宫里头都称‘神门关’……”
他一口气念出几十个需要避讳的字词,又特意取来纸笔,一一写下,让许舟牢记。
“再有,”孔新继续叮嘱,声音压得更低了些,“若在殿上忍不住咳嗽、喷嚏,须立刻告罪,否则便有廷杖加身的危险!陛下若龙颜震怒,您须即刻摘冠叩首请罪!入宫之时,身上除了一身衣裳,片纸寸铁皆不可携带。您从宣武门进,文官走东阶,太子殿下允诺您的右司卫是武职,所以您得走西阶。届时会有黑龙卫仔细搜身,佩剑、印章,乃至一张小纸条,都带不进去。还有,陛下没让您抬头,绝不可抬头窥视天颜……”
孔新絮絮叨叨,一条条规矩清晰道来,光是这些繁文缛节,就足足说了两炷香的时间。
许舟默默记着,心头那点模糊的想象彻底碎了。
他原以为面圣就像戏文里演的,有个太监引着穿过红墙,在铺着青金砖的大殿里,皇帝问一句,他答一句便是。如今才知,这每一步都如履薄冰,规矩森严远超想象。
旁边的柳云溪听得眼睛越瞪越大,等孔新终于停下喝了口水,他才咂舌道:“我的娘嘞!难怪我爹打死不让我当官,说那是为我好!真要让我当官,就凭我这记性,屁股怕不是天天要开花!”
汀兰抱着手臂,毫不客气地嗤笑一声:“嘁!说得好像你当了官,就有那福分进宫面圣似的。”
柳清安也瞥了他一眼,语气清冷:“自开国至今,御前奏对便是最严苛之事。曾有御史言:每入禁闼,心悸汗流,如履薄冰。莫要聒噪,让许舟专心记下这些要紧事。”
汀兰立刻帮腔:“就是!要是害我家公子明儿在宫里挨了板子,哼哼!你担待得起?”
柳云溪被她俩一怼,悻悻地摸了摸鼻子,老实闭了嘴。
孔新见状,嘿嘿一笑,圆场道:“其实规矩虽多,进了宫门,看着旁人怎么做,跟着做便是。最要紧的是明白什么该看,什么不该看;什么该听,什么不该听。万幸小哥您是许家的人,如今又入了苏家的门庭,根脚清白贵重。若不然……”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鸿胪寺这会儿怕是早去查您祖上三代的底细了。”
孔新灌了口凉茶润喉,放下茶杯又开始讲殿前识人的常识:“宫里头,认人得看补子。一品大员,白鹤补子,如今就三位:太傅张阁老、太保荀阁老、还有您本家的许阁老。不过光看补子还不够,佩饰也得记牢。张阁老戴的是金箔冠,那是当今圣上特赐内阁首辅的;荀阁老束的是羊脂白玉带,那是先帝爷赏的;许阁老嘛,手里常握着一柄血犀笏板,那纹理像渗着血丝,满朝独一份,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