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开局入赘:我苟到举世无敌 > 第774章 道法自然

第774章 道法自然(2/2)

目录

柳清安上前一步,雨水顺着她娟秀的脸颊滑落,声音却清亮而坚定,穿透雨幕:“我乃钦天监副监正张昇之侄女柳清安!若你再阻挠,我便即刻回京,逢人便说——尔等道庭自忖辩不过大慈恩寺,便连仗义执言、欲为道门挽回颜面之人也拒之门外!莫非是自知必败,生怕旁人见了,连最后一点体面也荡然无存??此事若传开,损的是道庭清誉,你担待不起,还不速去通传!”

那知客道人被她这番直指要害的话说得面红耳赤,神色挣扎。他身为道庭之人,自然不愿见道门落败受辱,但师兄严令又不敢违抗。?最终,他一跺脚,转身匆匆提袍,再次小跑入内通报去了。

片刻后,他肩头湿漉漉地跑回来,神色复杂地看了许舟一眼,语气中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里面大慈恩寺的法师说了,欲要破例入场辩经,并非不可。但需先过了眼前这关——答上大慈恩寺此轮向我道庭提出的难题。”

许舟淡然道:“请问。”

知客道人深吸一口气,复述了问题:“大慈恩寺问:道家讲,‘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请问,此生化万物、周行不殆之‘道’,究竟是有知有觉,还是无知无觉?”

许舟闻言,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微微侧首,似在思索。

旁边的柳清安极轻地拉了一下他的袖子,声音压得极低,语速却很快:“辩经非是寻常问答,一字一句皆需引经据典,有出处则为正论,无根椐便是妄言,立不住脚……”

许舟低声问:“不如你来?”

柳清安神色微微一黯,摇了摇头:“他们……从不与女子正式辩经。你来答,我告诉你该如何引据。”

“好。”

细雨微寒,在两人之间织就一层薄纱,气氛却陡然紧绷起来。

数个呼吸后,许舟抬眸,目光清朗地看向那知客道人,声音平稳:“《庄子·知北游》有云,‘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尿溺。’?道体周遍,无所不在,岂是简单的‘有知’或‘无知’所能框定?《老子》亦云,‘道法自然’。自然运作,岂是以人之‘知’‘不知’为尺度?此问本身,便已落了下乘。”

知客道人眼中闪过一丝光彩,他虽是守门人,亦通经典,听得此答,心中不由叫好。他不敢耽搁,立刻带着这番回答,再次转身疾步入内。

这一次等待的时间稍长。雨水似乎更密了些。

当那知客道人再次回来时,脸色更加凝重,他看了一眼许舟,压低声音飞快说了一句:“大慈恩寺的法师追问甚紧,师兄让我原话传问。”?随即朗声道:“对方言道:纵然道体玄妙,非‘知’‘不知’可尽言。然则,《太上感应篇》开篇即云,‘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若道果真泛兮左右,生养万物,为何世间善恶混杂,报应并非总是昭彰?此岂非显出‘道’于善恶之无知、或无动于衷?一物若不辨善恶,又如何能成为众生效法之榜样?”

只听身后的柳清安嘴唇微动,以极快的语速低声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善恶亦是名相……”

许舟心领神会,不待那知客道人催促,便接口道,目光锐利了几分:“《金刚经》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善恶之分,亦是人心所立之名相,岂是大道本身之标尺?尔等执着于善恶之辨,追问大道知与不知,岂非早已着相?既着相,又如何能见真正之大道?”

知客道人彻底怔住了,瞠目结舌:“你…你们…怎会……”?他本想说“怎会如此精通佛门经义来反击”,但立刻意识到这对道庭有利,连忙收声,脸上却忍不住露出痛快的神色。?他不再多言,再次匆匆转身,几乎是跑着进了山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