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开局入赘:我苟到举世无敌 > 第852章 拨乱反正

第852章 拨乱反正(1/2)

目录

魏润安叹了口气:“若是有足够的光阴,我自然可以与你从一餐一饭开始,慢慢培养情谊,徐徐收买人心,让你心甘情愿为我所用。可惜,时不我待,我……等不了那么久了。”

许舟不知他此言何意,只是沉默以对。

“若是时间充裕,我当设下一席盛宴,邀你共饮。为你布一道菜,说一句关切之言。推杯换盏之间,酒至半酣,耳根发热。戒备之心自然降低,真诚之意得以释放。到了那时,什么话都可以摊开来讲,最终宾主尽欢,各取所需。”

话锋一转,魏润安的神色凝重起来:“许舟,你一路走来,眼不瞎,当看得见。这大玄朝,外表看似煌煌天朝,内里却早已积弊丛生,如同朽木蛀空!”

他屈指数来,“国库空虚,太仓银岁入不过四百万两,而九边军费、宗室禄米、百官俸禄,何处不需银钱?吏治腐败,科道言官结党营私,攻讦不休,封疆大吏则欺上瞒下,贪墨成风!卫所兵制崩坏,军户逃亡,兵额虚耗,遇有战事,竟需临时募兵,如何能挡得住关外虎视眈眈的蛮骑?东南倭患屡剿不绝,实则与沿海势豪、乃至朝中某些人暗中勾连,走私牟利,养寇自重!更兼土地兼并日益剧烈,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流民百万,犹如干柴遍布四野,只差一颗火星!”

许舟依旧没有说话,但眼神微动。

魏润安所言,并非虚妄,许多问题,是他从景城到上京,一路亲眼所见、亲身所感的。

底层百姓生活之艰辛,官吏胥役之盘剥,军中弊端之深重,确是不争的事实。

这大玄的万千子民,活得太苦。

魏润安说完,目光灼灼地看向许舟,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问题:“若是有一天,你到了足以影响国策的位置上,面对如此局面,你有何良策可解此困局?”

“这……”

许舟迟疑了,背后瞬间沁出一层细密的冷汗。这番关乎国运的治国之策,牵涉甚广,干系太大,他岂敢在此地,对着这位权宦信口开河?

魏润安将他的表情尽收眼底,不由笑了笑,似乎并不意外。他将手中茶盏里的残茶一饮而尽,缓缓开口,声音变得悠远:

“我曾听闻,在极北的茫茫雪原之上,生存着一种名为‘霜狼’的猛兽。它们族群之中,奉行着一种古老而残酷的法则。当狼王逐渐老去,力量衰退,无法再带领族群猎取足够的食物,也无法抵御外敌时,它便会主动离开狼群,走向冰原深处,迎接死亡的降临。它将王位与责任,留给更强壮、更年轻的继任者。”

他抬起眼,目光如古井深潭,望不到底,“你说,它们是愚蠢,还是智慧?”

许舟心头剧震,面上却强自镇定,避重就轻道:“从狼群的视角看,老狼王此举牺牲自我,延续族群血脉,自然是生存的智慧。但从人的情理而论,君臣父子,纲常伦理,讲究的是忠孝节义,若君王未至昏聩暴虐至极便行此等事,难免被视为大逆不道,是为‘愚蠢’。”

魏润安看出他刻意回避,也不着恼,只是目光渐渐锐利。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你可知这大玄朝如今最致命的症结在何处?非在边患,非在倭寇,非在吏治,甚至非在钱粮!在于这九五至尊之位上的那个人,一心只慕长生,不问苍生!天子不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反而将国柄交由方士丹炉,这江山社稷如何能不倾颓?”

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许舟,话语如同惊雷:“太祖太宗创业维艰,方有今日之天下。岂能因一人之懈怠,而致万民于水火,令祖宗基业毁于一旦?《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当君已不君,无法承担江山之重时,为天下计,为苍生计,便需有人行非常之事!”

“这非为谋逆,实为……拨乱反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