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天象(2/2)
然而,天空的云层非但没有散去,反而愈积愈厚,天色竟比先前更暗,连远处报时的钟鼓楼都笼罩在一片阴翳之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不安的压抑。
知鸢仰头望天,脸色微微发白,凑近皇后半步,声音压低:“娘娘,天象骤变,毫无征兆,这……恐非自然,是为人算。”
皇后仍平视前方,面容平静无波,只轻声道:“勿慌。天若示警,本宫一身当之。”
见皇后如此镇定,知鸢深吸一口气,强自压下心头慌乱,她立刻招来几名心腹宫中女使,眼神示意她们散入命妇队列之中,留意任何异动与私语,同时令两名沉稳的内官加强殿门值守,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
安排妥当后,她侧身立在皇后身侧,目光飞快扫过坛下。
命妇们依旧依品级列队,只是方才隐约的骚动后,不少人面带惶惑地偷瞄着天际;乐舞生的演奏节奏略有些紊乱,连赞礼官的声线都开始紧绷。
知鸢心头暗沉,祭典才刚开始便透着异样,她抬手拢了拢袖口,正想再叮嘱内官几句,却忽然发觉周遭的光线竟在悄然变暗。
无论内侍们如何高举燃起的烛炬,也无论丹陛下的一些官员如何暗中祈祷,那浓墨般的云层依旧沉沉欲坠,日光竟无半点透下,整个先蚕坛被一种反常的昏暗所笼罩。
皇后抬眼,目光平静地扫过阶下神色各异的众人,忽而唇角微扬,莞尔道:“郑贵妃昨日还在为本宫这迎阳礼该如何操办方能彰显坤德而‘悉心’建言,今日这天日便如此急不可耐地蔽而不显——她啊,终究是心太急了。”?
知鸢闻言,心领神会,愈发担忧,低声进言:“娘娘,天象如此,凶吉难料,是否暂避入殿,待云开日出,再续行典礼?”
皇后微微摇首:“迎阳之礼,关乎国运民望,一拜不可让。天既示警,无论缘由为何,本宫便当在此,承天之命,顺天之意。”
说罢,她忽而双手高捧那黯淡的玉璧,面向苍天,毅然跪下,朗声三呼:“臣妾无德,致天日不明,阴阳失序;今惶恐请罪,愿承天意,自省其身,肃清宫闱,以安社稷!”
最后一记鼓声恰于此时敲响,闷雷般滚过天际。
皇后却就势起身,霍然转身面向大殿外肃立的百官命妇,深青翟衣的衣袂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已挟带着凛然天威,欲涤荡一切阴霾。
大殿之下,妃嫔命妇队列中顿时起了一阵细微的骚动。有人忍不住低呼出声:“日暗若此,竟无半点光辉——这迎阳礼,岂不是失败了?天象如此,莫非是……皇后失德之兆?”
知鸢倏地抬眼,直勾勾刺向妃嫔行列中面露惊诧的郑贵妃,那眼神锐利得几乎想生生从其脸上剜下一块肉来。
然而,皇后却先于她开口了,声音温软:“妹妹莫要惊慌。天象莫测,示警于人,非你我所愿,亦非你我所能强求。”
郑贵妃抬起一双妩媚的眸子,脸上佯作忧色,抬手指着昏沉的天空:“姐姐,日晦无辉,万民所见,民心必生恐惧。为了大局着想,何不暂且中止大典,先行回宫,以避这……不祥之兆?待到天清气朗之时,再行补祭,亦不为迟啊。”
皇后沉默不语,如山巅积雪,冷冽而沉寂。
石阶下的官眷们面面相觑,压抑的私语声如同潮水般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当今天子玄帝笃信道教,沉迷丹术,凡是与道庭、天象相关之事,向来容不得半点差池。或者说,无论个人信与不信,在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世间,确有其力凌驾于凡俗之上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