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开局入赘:我苟到举世无敌 > 第904章 四时讲武

第904章 四时讲武(1/2)

目录

那是百年前妖祸最烈时的杀伐令,也是如今被礼部润色成“蒐苗狝狩”的最初源头。

依《大玄旧典》,天子有四时田猎: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合称“四时讲武”,以习兵阵,不忘战备。

——然在千百年之前,此典并非如今这般温和的名称。

彼时妖雾纵横,魔怪潜行,兽灾连年,肆虐人间。黎民百姓春耕,则有成群妖豕衔藤毁坏青苗;秋日收获,便有赤瞳妖狼驱火焚烧田陇。朝廷为保境安民,不得已设立“四净之典”,专为屠妖安疆,每一役皆惨烈无比:

春净·“青焰”:二月惊蛰,万物复苏,亦是妖物产卵育雏之时。朝廷组织精锐,深入山林巢穴,焚巢搜卵,务求斩草除根,使妖兽断子绝孙,无以为继。

夏戮·“赤霆”:五月仲夏,湿热瘴生,毒虫猛兽最为活跃。需引动天雷或特制火器入山,涤荡污秽,专斩那些身具剧毒、利爪裂齿的凶戾妖物。

秋伐·“金戈”:八月秋高,霜降草黄,正是膘肥体壮的巨犀、裂兕等大型妖兽活动频繁之季。朝廷调集重甲兵士,合围剿杀,以强弓硬弩、长戈重戟,清理对人类聚居地威胁最大的庞然巨物。

冬灭·“玄霜”:腊月寒冬,大雪覆地,许多妖物躲入深山洞穴。需凿开冰封的洞口,深入幽暗巢穴,追剿那些善于潜伏、如飞鹏、暗蝠等能在严冬造成巨大威胁的妖禽魔物。

四场血腥战役轮番进行,经年累月,中原大地的浓重妖炁才逐渐消散,人烟得以重新繁息。

后世承平日久,妖患渐稀,礼官嫌“净、戮、伐、灭”四字杀气过重,有伤天和,遂加以修改:改“青焰”为春蒐、“赤霆”为夏苗、“金戈”为秋狝、“玄霜”为冬狩。

相应的仪制虽大多保留下来,但其核心已从尸山血海的“屠妖”,转变为更具表演和练兵性质的“田猎”,只留下“四时讲武”这个威武的名头,用以彰显王朝兵威。

然而,在一些皇家正式敕书或古老卷宗中,仍会沿用部分旧称,并阐述其象征意义:

“春蒐专取未孕之兽,以顺天地生发之机;夏苗扑杀糟蹋禾稼之兽,意在护农保收;秋冬两季则不计毛色优劣,但猎最凶悍彪虎,为朝廷武库囤积筋革,为宫中裁制裘服。”

这套与“先蚕祭”同等级的古老礼仪,在陛下壮年时尚能亲自挽弓主持,近年因沉迷丹鼎长生之道,便渐渐将这份差事扔给了太子。

而今年更是破例,严令京中所有五品以上官员的适龄子弟必须到齐,同时,神机、五军、万岁三大京营亦需各派精锐到场观礼,其规模与重视程度,远超往年。

此次春狩的赏格也极为丰厚:狩猎成绩最佳者,可实封“羽林卫百户”之职,并赐世袭“忠显校尉”诰身;若能献上象征祥瑞的白鹿、白狐,可获得陪同太子登临天坛参与燎祭的殊荣;若有勇士能亲手格杀猛虎,另赐赤金带銙一条,以为勇力之证。

而太子殿下似乎觉得还不够热闹,玩得更大.

他命人提前在山中放出一尾系着醒目红绢的驯养猎隼,宣布谁人能先射中此隼,便赐予当今陛下早年亲用的一副雕弓与箭壶——这份荣耀,对于任何向往军功的年轻子弟而言,都是难以抗拒的诱惑。

许舟凝视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了然。

那猎隼并非随意选择,它有一个古老的名字——“青焰”。

这正是百年之前,那场以烈火与鲜血涤荡妖氛的“春净”之役,在承平年代留下的,最后一抹意味深长的影子。

李长风口中的“危险”,绝非猎场猛兽、东宫酒宴那般简单——此行香山,风起青萍之末,妖血或将再染春草。

一夜无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