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蛊妃倾城:冷帝的心尖宠 > 第183章 惠民新政,蛊医立

第183章 惠民新政,蛊医立(1/2)

目录

朝堂新象已定,阻碍尽去。萧承烨与林晚夕深知,推行新政的时机已然成熟。在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由皇帝亲自拟定、皇后参与细节打磨的《新惠民医政纲要》正式颁布天下。金黄色的圣旨通过驿道快马传遍各州府县衙,其内容迅速引发了朝野上下的热烈讨论与无限期待。

圣旨开篇明义,阐述了新政的核心目标:“朕膺天命,抚育兆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医之道,乃生生之道,岂可固步自封?今察蛊医之术,去芜存菁,化害为利,于疑难杂症有奇效,于战后疮痍建殊功。故特颁此纲,广纳新知,普惠万民,以期四海康宁,国祚永昌。”

紧接着,便是详尽而系统的核心举措:

一、设“蛊医科”,立规明矩。正式于太医署下设立与原有“医科”并列的“蛊医科”,标志着蛊医之术被彻底纳入国家正统医疗体系。擢升德高望重、医术精湛且思想开明的太医令孙仲景为首任蛊医科院令,总揽一切研究、教学与行政事务。皇后林晚夕则担任名誉院正,不处理日常庶务,但负责把握大方向、审定最高机密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涉及净雪蛊核心之力的部分),并拥有最终否决权,确保蛊医科永不偏离“济世救人”的轨道。

蛊医科的首要任务并非急于应用,而是立规矩。在林晚夕和孙仲景的主持下,迅速制定了极其严格的《蛊医科规程》与《蛊医伦理守则》。

·操作规程:详细规定了每一种可用于医疗的蛊虫(现仅限凝血蛊、清肠蛊、安神蛊等寥寥数种)的饲养、培育、取用、施用、废弃的全流程标准,确保绝对可控、安全。

·心性考核:规定任何欲学习蛊医之术者,必须通过由太医署、吏部乃至暗卫背景审查官联合进行的严格心性考核,重点考察其品性、耐心、责任感以及对“医者仁心”的理解。任何有投机、暴戾、贪婪倾向者,一票否决。此举将“心正”置于“术高”之前,从源头上杜绝隐患。

·人才培养:建立系统的学徒晋升制度,从识别草药、了解蛊性基础开始,逐步深入,通过层层考核方能接触更复杂的蛊医疗法。

二、建“净雪堂”,扎根地方。于各州府的首县设立“净雪堂”,作为太医署蛊医科在地方的分支机构,同时也是处理当地疑难杂症的核心诊疗场所。此举旨在将顶尖的蛊医资源下沉,而非仅仅集中于京都。

·每所“净雪堂”皆由太医署直接派遣一名资深蛊医(首批为从北境实践中表现优异者)担任主事,并配置数名经过基础培训的本地医师及学徒。

·堂内配备由京都总科统一培育、下发的“药蛊”。这些药蛊均经过净雪蛊力的间接净化与严格筛选,特性温和,用途明确,且被置于特制的容器中,非经专业手法无法激活,极大保证了安全。

·“净雪堂”的门楣牌匾由皇帝亲笔题字,彰显皇家权威与正统,也意在逐渐扭转民间对“蛊”的恐惧印象。

三、编撰典籍,奠定基石。一项开创性的伟业随之启动。由林晚夕亲自挂帅主导,孙仲景倾力协助,汇聚太医署精英及蛊医科优秀学员,开始系统编撰两部划时代的医学巨着。

·《净雪蛊经》:此书专注于蛊医之道。理论篇阐述蛊虫生灵特性、与人体经络气血之关联;秘法篇记录已验证安全有效的蛊医疗法,从蛊虫培育到施术手法详尽无比;禁忌篇则重中之重,明确列出所有不可触碰的危险蛊术、禁忌配伍以及施术失败后的紧急补救措施。此书被视为蛊医科的最高机密与核心教材,阅读权限受到严格管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