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蛊妃倾城:冷帝的心尖宠 > 第190章 余波暗涌,伏杀机

第190章 余波暗涌,伏杀机(2/2)

目录

“真的假的?可皇后娘娘不是救了很多人吗?”

“谁知道呢!那些人说,能起死回生的都是妖术!还说净雪堂里养的都是害人的蛊虫,等大家都依赖了,朝廷就会用蛊虫控制所有人!”

“嘘!你小声点!这话要是被人听见,可是要掉脑袋的!”

两个宫女说完,匆匆离开了。林晚夕站在原地,脸色微微发白。萧承烨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他知道,这些流言绝非空穴来风——慕容家倒台后,虽已被清洗,但仍有一些死忠旧部和利益受损的官员、豪强,躲在暗处,伺机报复。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秦风便将汇总的情报呈了上来——市井之间,茶楼酒肆的角落里,到处都有人在散播类似的流言。有人说林晚夕“来历不明,妖术惑主”,有人说净雪堂是“祸乱之源”,还有人怀念废妃慕容清漪,说她“虽骄纵,却是名门正统”。

“这些人,真是不知死活。”萧承烨看着情报,语气冰冷。慕容清漪当年为了夺权,不惜与云氏勾结,散播腐心瘴,害死了无数百姓,如今竟还有人为她说话,甚至诋毁林晚夕。

林晚夕却显得平静许多,她接过情报,仔细看了看,轻声道:“这些流言虽然恶毒,但大多百姓不会相信。毕竟新政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净雪堂能治病,新修的水利能灌溉农田,百姓能吃饱饭、穿暖衣,这些都不是流言能抹杀的。”

“话虽如此,但也不能放任不管。”萧承烨沉声道,“这些流言就像污浊的黏液,虽不能动摇根本,却能沾污人心,尤其是那些心智不坚、对蛊医之术心存恐惧的人。秦风,传令下去,让暗卫密切监控散播流言的人,一旦查明身份,立刻抓捕,严加审讯,看看背后是否有更大的势力在操纵。”

“是!”秦风领旨而去。

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京师的流言尚未平息,太医署内部,也出现了新的问题。

这日,孙仲景来到栖梧宫,脸色有些凝重。他向帝后禀报,蛊医科崛起后,资源向其倾斜,加上帝后的重视,以及《净雪蛊经》被奉为重要典籍,引起了一部分传统医官的不满。

“那些老臣并非坏人,”孙仲景叹道,“他们大多毕生钻研《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信奉望闻问切、汤药针灸,突然要他们接受蛊医之术,与蛊医科平起平坐,甚至隐隐有凌驾之势,心中难免有些抵触。”

他顿了顿,继续道:“近日署内私下议论,有人说臣‘老糊涂了,偏袒旁门左道’,还有人说‘驱使虫蛊终非正道,久之必生祸患’,甚至觉得将《净雪蛊经》与传统典籍并列,是‘辱没医道正统’。如今署内的年轻子弟,大多以进入蛊医科为荣,对传统学问不甚上心,那些老臣更是忧心忡忡,觉得医道正统会逐渐式微。”

林晚夕闻言,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她推行蛊医之术,并非要取代传统医术,而是希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百姓治病。却没想到,会引起如此大的抵触。

“这是学术理念之争,比政治斗争更隐晦,也更难调和。”萧承烨沉声道,“孙院令,你怎么看?”

孙仲景道:“臣已多次在署内强调‘兼容并蓄,殊途同归’,无论何种医术,只要能治病救人,就是好医术。可那些老臣执念太深,一时难以改变。臣担心,长此以往,会影响太医署内部的团结,甚至影响新政的推行。”

萧承烨沉默片刻,道:“此事急不得,需慢慢调和。你多组织几次学术研讨,让蛊医科的医官与传统医官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比如,让蛊医科的医官分享解蛊毒的经验,传统医官分享治疗常见病的方法,让他们明白,两者并非对立,而是可以互补。另外,朕会下旨,强调《净雪蛊经》与传统典籍同等重要,皆是医道瑰宝,不容轻视。”

孙仲景点头:“陛下所言极是,臣定会照办。”

送走孙仲景后,书房内再次陷入沉寂。萧承烨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空,月光洒在他身上,却驱不散他眉宇间的忧色。林晚夕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两人一同望向北方,心中都清楚,一场新的挑战,已经悄然来临。

北境的“瘟母”阴影、京师的流言蜚语、太医署的理念之争,如同三股潜藏的暗流,在平静的水面下涌动。它们或许暂时不会引发大的动荡,却像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树欲静而风不止。”萧承烨缓缓道,“这天下,终究不会让我们安稳太久。”

林晚夕靠在他肩头,轻声道:“无论风雨来自何方,臣妾都会与陛下并肩面对。净雪蛊能净化腐心瘴,定能克制那‘瘟母’;流言终会被事实打破,理念之争也能慢慢调和。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萧承烨低头看向她,眼中的忧色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光芒。他紧紧握住她的手,十指相扣:“好,我们一同面对。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朕都不会让你独自承担。”

烛火依旧跳动,映得两人的身影紧紧相依。窗外,夜色渐深,可他们知道,只要彼此同心,就一定能驱散阴霾,守护这来之不易的新生与安宁。只是他们都没想到,这场即将到来的挑战,会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艰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