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格物同心(2/2)
“但如何靠近?如何束缚?”另一人提出难题,“晶傀行动迅捷,力量巨大,一旦被其靠近,捕捉人员极其危险。”
“需用远程装置!”一位擅长弩炮设计的官员提议,“设计大型的、可发射特制捕网的弩炮!或者设置陷坑,坑底布满倒刺和锁具!”
“陷坑被动,弩炮笨重,难以应对快速移动的晶傀群。”有人反驳。
争论异常激烈。各种奇思妙想被提出,又被否决。图纸画了一张又一张,模型做了又一个。
最终,一个结合了多种思路的方案逐渐成型:设计一种由多人操作的大型“捕撅弩”,发射的不是箭矢,而是一张用特制金属丝混合某种坚韧兽筋编织而成的大网,网的边缘缀有沉重的金属球以确保撒开,网上还附有无数细小的倒钩,一旦罩住目标,越挣扎缠得越紧。同时,配备一种ground-based的“禁锢桩”,由力士用重锤砸入地面,抛出带有强大机簧锁扣的铁索,尝试锁住晶傀的四肢。当然,这一切都需要配合喷火筒的压制和士兵的掩护才能进行。
这个方案依旧充满风险,但已是目前能想到的最可行的办法。墨衡批准了试制,并要求尽快做出样品进行测试——当然,测试只能用模拟物,比如包裹着铁皮的木桩。
就在格物院上下为各项任务忙得焦头烂额之际,皇后林晚夕在初步稳定了“净雪卫”的植入适应期后,带着孙仲景和几名新任命的“净雪卫”骨干,亲自来到了格物院。
她没有摆任何仪仗,轻车简从,直接进入了那喧闹无比的正堂。
看到皇后亲临,堂内众人连忙停下手中的工作,躬身行礼。墨衡快步迎上:“娘娘驾临,臣等有失远迎!”
“墨院长不必多礼,诸位请继续。”林晚夕抬手虚扶,目光迅速扫过满墙的图纸和桌上了样本,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本宫听闻格物院日夜不息,成效卓着,特来看看。情况如何?”
墨衡立刻简要汇报了各项进度:防护服已定型量产、消毒药剂正大批配制、喷火筒已出样品、爆炸物和捕捉装置还在攻坚。
林晚夕仔细听着,不时提出一两个关键问题。当听到捕捉装置的思路时,她点了点头:“思路是对的。晶傀并非真正不死,其核心或许藏有驱动它们的邪能核心,若能捕获研究,或能找到弱点。即便找不到,了解其结构亦是重大进展。”
她走到那密封的菌毯样本前,即使隔着容器,似乎也能感受到那令人不适的微弱蠕动。她微微蹙眉,对孙仲景道:“孙院判,你来看看。格物院的防护虽好,但若是长时间接触,难免有邪气渗漏。你需与陈药司紧密合作,研制一些提神醒脑、固本培元、甚至能轻微抵御邪气入侵的内服药剂,配发给所有需要接触前线或污染物的将士和工匠。”
孙仲景连忙躬身:“臣遵旨!臣已有些初步想法,正需与陈药司探讨。”
林晚夕又看向墨衡:“墨院长,格物院所缺的稀有药材、金属材料,列出详细清单,本宫会亲自协调户部、兵部乃至内帑,优先供应给你们。所有人手,若有需要,可从京营、刑部徒隶中抽调。一切以抗疫为先!”
“谢娘娘!”墨衡心中大定,有了皇后的大力支持和资源倾斜,很多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接着,林晚夕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她让随行的净雪卫队员上前。
“墨院长,这是净雪卫的队员。他们体内已植入特殊……嗯,‘防护之力’,对邪气有一定抗性,且力量、速度、感知均有提升。”她斟酌着用词,“接下来的晶傀捕捉任务,风险极大,常规士兵难以胜任。本宫打算,让净雪卫作为捕捉行动的主力。请格物院的大家,根据他们的特点,来优化捕捉装置。比如,能否设计出更轻便、可由单人或双人操作的小型捕捉器?能否利用他们更强的力量,使用更重但也更坚固的束缚装备?”
此言一出,墨衡和周围的工匠们都愣住了,随即眼中爆发出兴奋的光芒!一直以来,他们的设计都受限于普通士兵的体能和反应极限。如果有一支身体素质远超常人的特殊部队配合,那设计思路完全可以打开一个新的天地!
“妙啊!”那位老机关师猛地一拍大腿,“若是将士们力量足够,或许可以直接使用重型枷锁!或者设计需要巨力才能张开和激发的强力机括!”
“若是反应速度更快,或许可以设计近身瞬间束缚的装置!”
工匠们顿时围绕几名净雪卫队员,七嘴八舌地问起来,测量他们的臂力、握力、反应速度,眼中闪烁着创造的火花。几名净雪卫队员虽然还有些不适应这种热情,但也认真配合,他们知道,这关系到他们未来任务的生死存亡。
林晚夕看着这“格物”与“奇术”相结合的一幕,眼中终于露出一丝真正的欣慰。太医院的僵局让她心寒,但格物院的务实与高效,以及他们为了共同目标而展现出的包容与创造力,让她看到了希望。
帝国的车轮,在一部分人因守旧而停滞不前时,另一部分人正以惊人的智慧和实干精神,推动着它碾过荆棘,艰难前行。格物院灯火通明的夜晚,与太医院冷清沉寂的院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没有空谈与偏见,只有图纸、算盘、炉火、以及一颗颗迫切想要解决问题的“同心”。
而这股力量,即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铠甲、利刃与工具,运往前线,成为抵御那蔓延邪祟的重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