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途中授课(2/2)
她条分缕析地讲解起来:
“其一,畏阳刚炽烈之物。如烈火、雷电、乃至至刚至阳的真气或特定药物。格物院所携器械,多数基于此理。”“其二,畏特定药石。太医署随行药材中,我已命人加入大量苍术、雄黄、艾叶、朱砂等物,并非仅用于寻常病患,更大用途是配制防疫药剂、熏蒸净化之物。”她示意了一下手中的瓷瓶,“此乃初步提炼的‘辟秽散’,虽不能根治已深度侵蚀者,但日常服用少许,或溶于水洒扫营帐,可在一定程度上抵御轻微瘟煞侵袭,提振自身阳气。”“其三,瘟煞侵蚀有其过程。从轻微沾染到深度异化,需要时间。这意味着,及时识别、及时隔离、及时净化至关重要!”
她重点强调了防护要点:
“所有将士,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律条:一、非必要,绝不饮用未经煮沸的野外生水,绝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水源必须派专人看守,并投入辟秽药粉。二、尽量避免与疑似感染者或异化者近距离接触,尤其注意其血液、唾沫等体液。战后清理战场,必须佩戴浸过药油的口罩与手套,焚烧处理尸体,严禁触碰。三、受伤者,无论伤口大小,必须立即用烈酒或特制药水清洗,并由医官仔细检查,确认无异常后方可归队。凡有发热、神昏、伤口发黑、行为异常者,立即上报隔离!四、扎营之地,必选地势高燥、通风向阳之处,远离死水潭、乱葬岗等阴秽之地。每日需以药烟熏烤营帐周边。五、若遇不明黑雾、异样植被、或动物异常聚集区域,立刻规避,并上报斥候标记。”
林晚夕讲得极其细致,每一个要点都反复强调,并结合可能遇到的情况举例说明。她不仅讲解原理,更给出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
太医署的学徒们听得如饥似渴,他们原本对北境的所谓“瘟疫”只有模糊概念,此刻才明白其恐怖与诡异远超想象,同时也看到了应对的方向,纷纷努力记忆着每一种药材的用法和防护细节。
净雪卫的军官们则从战术层面理解着这些知识。他们明白了为何皇后如此重视格物院的器械,为何要改变传统的战术思路,为何要如此严苛地规定扎营、饮水、警戒的细节。这并非杞人忧天,而是生死攸关的必要措施!
“最后,”林晚夕的声音变得更加凝重,“关于‘瘟母’本身。尔等只需记住,此物很可能是所有污染的源头,形态不定,可能藏于极隐秘之处,其周围瘟煞浓度极高,非寻常手段能接近。若将来有缘……或不幸遭遇,唯一要做的,便是在最大限度防护下,不惜一切代价,将其彻底摧毁!或……交由本宫亲自处理。”
她并没有详细描述瘟母可能的具体形态和能力,那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还为时过早,反而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只需让他们知道其核心重要性即可。
授课持续了近一个时辰,寒风中的众人却浑然不觉寒冷,每个人都全神贯注,生怕漏掉一个字。林晚夕将带来的辟秽散样品分发给医官代表和军官代表,让他们回去后组织学习与分发。
“今日所言,乃军机要务,更是保命之道。”林晚夕最后肃然道,“尔等回去后,须将今日所学,准确传达至麾下每一名士卒、每一位同僚。令所有人熟知防护要点,严苛执行。若有怠慢或违反者,军法从事!这不是苛责,这是本宫,亦是陛下,对尔等性命的负责!”
“谨遵娘娘教诲!”二十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与觉悟。他们此刻才真正明白,肩上背负的不仅是战斗的职责,更有防控一种无形恐怖的重任。
解散之后,这些人立刻成为了一个个火种,迅速将皇后所授的“蛊医常识”在各自的队伍中传播开来。净雪卫中,军官们开始反复强调饮水、扎营、警戒的新规;太医署内,医官们则忙着配制更多的辟秽药粉和药水,并向其他医徒传授识别初期症状的方法。
军队中的气氛悄然发生了变化。那种因未知而产生的盲目恐惧,开始被一种基于了解的、更加清晰具体的警惕所取代。虽然压力依旧巨大,但将士们至少知道了该如何去做,该如何保护自己,明白了那些看似古怪的命令背后深意。
林晚夕靠在马车软垫上,微微闭上眼,略显疲惫。将这些知识系统地传授出去,耗费了她不少心力。但她知道,这是必须走的一步。她不可能事必躬亲,必须让整个体系运转起来。
青禾轻轻递上一杯温水,低声道:“娘娘,您辛苦了。如此一来,将士们心中便有了底。”
林晚夕接过水杯,抿了一口,淡淡道:“仅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希望这些知识,能让他们多一分活下去的机会。”
马车外,休整结束的号角吹响。庞大的军队再次如同钢铁洪流,缓缓启动,向着北方那片被“瘟煞”笼罩的阴霾之地,坚定前行。
车轱辘碾过冻土,发出单调的声响。林晚夕重新拿起那些绘着诡异图案的桑皮纸,目光深邃。
授课结束了,但关于“瘟母”的更深层次的秘密、与之相关的蛊医秘术、以及她心中那些尚未完全证实的猜想,仍只能深深埋藏在她自己的心底。
那些,或许将是最终决战的关键。而现在,她需要的是让这支军队,先学会如何在“瘟母”带来的灾难中,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