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蛊妃倾城:冷帝的心尖宠 > 第244章 以工代赈

第244章 以工代赈(2/2)

目录

“旨意如下!”萧承烨的声音回荡在帐内,清晰而有力,“一、即刻颁布《以工代赈令》,通告各受灾郡县及流民聚集区。凡有劳动能力之流民,皆可至官府登记,编列造册,参与工程,按劳取酬,酬以粮米、布帛、或可兑换之工票,优先保障其基本口粮!”“二、工程首要,在于支前固防!征召流民,优先加固旧镇外围第二、第三道防线,增筑壁垒,挖掘壕沟,设置拒马鹿砦!工部即刻派出得力干员,携图纸标准,分赴各地指导督造!”“三、开辟并拓宽后方通往各防线要点的物资运输通道,组建流民运输队,由兵部调度,军队护送,负责粮草、军械、药材的转运!此举既可缓解军中辅兵压力,亦可加快物资流转!”“四、严令各州县,组织流民清理城镇乡村卫生,尤其是妥善处置人畜尸体及废弃物!开挖深坑,集中焚烧掩埋,绝不可任其暴露,滋生疫病!此事关乎后方安定,重中之重!”说到此处,萧承烨的语气格外严厉。他深知,那些堆积的尸体不仅是道德的疮疤,更是瘟疫的温床,若不处理,林晚夕在后方所有的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五、由太医院牵头,抽调医官并招募略通草药之人,编练简易医护营,教授流民基础包扎、防疫消毒、辨识毒菇菌瘴之法,协助照料安置点病患,推行皇后所传净水驱虫之法!”

一条条命令清晰明确,将“以工代赈”的构想迅速具体化,变成了可执行的国策。帐内众臣听得心神激荡,他们仿佛看到了一盘死棋被骤然盘活!流民不再是纯粹的负担和威胁,而是可以组织起来的力量!

“陛下圣明!”先前提出疑虑的官员心悦诚服地躬身,“臣等必竭尽全力,推行此策!”

“记住!”萧承烨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此举非为奴役,实为救赎。各级官吏,需秉公处置,不得克扣工酬,不得虐待役夫。若有贪墨枉法、激起民变者,立斩不赦!同时,要加强宣讲,让流民明白,此举是为他们自己争取生机,是为保卫他们最后的家园!”

“臣等遵旨!”

雷厉风行。皇帝的意志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帝国的行动。

谕旨通过快马、信鸽、以及军中通讯渠道,迅速传遍四方。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各个流民聚集地。

起初,是怀疑和观望。习惯了接受施舍或者挣扎求存的流民们,对于“干活换粮”的说法将信将疑。但当第一个报名参加加固城墙的队伍,真的在一天劳累后领到了足额的热粥和一小块粗盐,甚至还有一件御寒的旧衣时;当第一支由流民组成的运输队,在军队保护下将物资安全运抵前线,获得额外嘉奖时;怀疑迅速被希望所取代。

各个工地上开始变得热火朝天。虽然工作辛苦,但人们眼中不再是最初的麻木和绝望,而是有了目标,有了盼头。通过劳动换取食物和些许报酬,让他们重新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恢复了作为人的尊严。秩序自然而然得到了改善,打架斗殴事件急剧减少。

尤其是在尸体焚烧和清理卫生的队伍中,工作虽然艰苦且令人不适,但每个人都深知其重要性。看着那些可能带来瘟疫的源头被彻底清除,生活环境变得干净,一种共同的责任感和安全感在人群中滋生。

当然,问题依然存在。工具不足,效率低下;管理成千上万的流民对官僚系统是巨大的考验;仍有小股宵小之徒试图偷懒或滋事。但整体而言,一股积极自救、共度时艰的氛围开始在后方的土地上弥漫开来。

前线的压力也因此得到了缓解。加固的防线更加稳固,物资输送更加顺畅,而后方逐渐稳定的消息也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

萧承烨站在了望塔上,看着远处流民们如同蚁群般辛勤劳作的身影,看着变得更加有序的后方营地,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稍稍放松了一些。

他手中摩挲着一份刚送来的、来自格物院的例行奏报。奏报中提到了院正大人对前线送回的些许菌植样本的研究进展甚微,但末尾例行公事地询问陛下是否有需格物院效力之处。

萧承烨目光微凝,想起了那些在尸体焚烧现场士兵的抱怨——恶臭令人作呕,近距离操作极易沾染污秽,焚烧也不够彻底。他又想起晚夕信中提到的“简易医护净化之事”。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闪过。格物院那帮匠师,或许能在这方面做点什么?他们虽不通蛊术,却善于制造机巧之物。若能有更有效的工具,无论是防护自身,还是提高焚烧效率,都能更好地推行“以工代赈”之策,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他转身回到案前,提笔蘸墨,开始给格物院院正书写手谕。内容并非具体指令,而是提出了当前面临的实际困难:处理秽物时的防护问题,以及如何更高效、更安全地进行焚烧作业。

“……卿可率院内巧匠,悉心钻研,或制防护之具,避秽毒于外;或造高效焚具,灭污秽于顷刻。务求简便易制,可大量赶造,以供后方役夫及军中辅兵之用。此乃当下急务,望卿尽力。”

他并未指望格物院能立刻拿出什么惊世骇俗的发明,但集思广益,或许能有所助益。这封信,随着最新的政令和战报,一同被送往了后方的帝都。

萧承烨不知道的是,他这封无意中点燃了灵感之火的手谕,到达格物院后,将会与另一位重要人物早先发出的一份请求,产生奇妙的交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