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蛊妃倾城:冷帝的心尖宠 > 第289章 恩威并施

第289章 恩威并施(2/2)

目录

起初的几个时辰,并无明显变化。伤兵依旧沉浸在悲伤中。但到了夜间,据同帐的士兵反映,这名伤兵竟然没有像往常一样被噩梦惊醒,而是睡了一个相对安稳的觉。第二天清晨,伤兵自己也觉得惊奇,虽然悲伤依旧,但那种沉重得无法呼吸的感觉,似乎减轻了一丝。而玉盒中的月光蛊,看上去似乎……更加凝实、光泽也更温润了一些。

“它……它好像真的能吸走一点不好的东西……”伤兵难以置信地摸着胸口的小玉盒,眼中第一次燃起了微弱的光。

这个结果让林晚夕欣喜若狂!这证明了她的方向是正确的!月光蛊确实能够与宿主建立初步的共生联系,并能极其缓慢地汲取、中和那些淤积的负面情绪能量!

然而,挑战也随之而来。这次试验后不久,那只月光蛊变得有些萎靡,活动明显减少。林晚夕仔细检查后发现,它体内似乎积累了一些灰暗的杂质。

“看来,单纯地汲取还不够。”林晚夕蹙眉沉思,“负面情绪能量对它们而言,也是一种负担,甚至可能是‘毒素’。它们需要一种机制,来净化或者转化这些能量。”

她想起了净雪蛊的净化特性,以及阿莱提到的“安魂蛊以安宁气息为食”。或许,月光蛊不仅需要汲取负面情绪,更需要宿主本身产生积极的、平和的情绪能量作为“养料”,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或者,需要定期用净雪蛊的力量为其“净化”体内积累的杂质?

她开始调整培育方案,尝试在月光蛊的生存环境中,加入更能引导平和心境的药材和香氛,并思考如何将净雪蛊的净化之力,更温和、持续地融入与月光蛊的共生体系中。这是一个更为精微和复杂的过程。

就在林晚夕埋头攻坚之际,赵戈那边传来了关于灰狼部落的进一步消息。

通过迂回的方式,赵戈的人终于与灰狼部落那位老萨满搭上了线。老萨满在几碗烈酒下肚后,透露了一些零碎的信息。他提到,部落里那几个症状异常的伤员,并非简单的被菌潮吓破了胆,而是在菌潮爆发后期,接触过一些“不祥的黑石”,之后便成了这样。他称那种状态为“心噬”,感觉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啃噬他们的灵魂,传统的安抚方法毫无用处。他甚至隐约提到,乌木罕王庭的大巫,似乎掌握着某种更诡异、能操控人心的“巫术”,与那“黑石”有关。

“不祥的黑石”、“心噬”、“操控人心的巫术”……这些信息传到萧承烨耳中时,他立刻联想到了菌潮的源头,以及林晚夕曾经提过的,可能导致人心畸变的更深层力量。

“看来,北境的隐患,远不止于表面的创伤。”萧承烨对沈昭道,“让赵戈继续盯着灰狼部落,特别是那几个伤员的情况。另外,想办法弄一块老萨满所说的‘黑石’回来,但要绝对小心。”

他顿了顿,又道:“林姑娘那边若有进展,或许……可以先在灰狼部落这几个特殊的伤员身上,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尝试。当然,必须在确保绝对安全,且她本人同意的前提下。”

沈昭肃然应诺。他明白,殿下这是要将对投降部族的控制、对菌潮残余隐患的清查,与林晚夕的前沿研究,更紧密地结合起来。风险与机遇并存。

时间在忙碌中悄然流逝。北境的深秋寒意渐浓,但重建工作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新的村镇在废墟上开始奠基,投降部族逐渐迁往指定草场,边境新设立的军镇也开始驻扎军队,一道道监控与防御的体系初步成型。

萧承烨以铁腕与怀柔并重的手段,迅速稳定了北境的局势。捷报和详细的战后处置方案,也通过八百里加急,源源不断地送往京城。

这一日,京城来的钦差终于抵达了北境大营,带来了皇帝的嘉奖圣旨,以及……催促萧承烨班师回朝的旨意。

旷日持久的北境之战,以一场惨烈而辉煌的胜利告终,不仅彻底击溃了漠北王庭的主力,解决了困扰边境多年的边患,更成功遏制了诡异的菌潮,拯救了无数生灵。无论是于国于民,萧承烨此行都立下了不世之功。皇帝龙心大悦,朝野上下也是一片欢腾,亟需这位功勋卓着的皇子凯旋,接受封赏,并稳定因战事而动荡已久的朝局。

圣旨中,亦高度赞扬了林晚夕在此战中的杰出贡献,称其“妙手仁心,克定邪秽,功在社稷”,命其随大军一同返京,听候封赏。

班师回朝,已成定局。

消息传开,北境大营一片欢腾。将士们思乡情切,渴望着回到亲人身边,享受用血汗换来的和平与荣耀。归心似箭的情绪弥漫在军营的每一个角落。

萧承烨开始着手安排班师事宜。主力大军自然要带回,北境的防务则交由沈昭全权负责,留下必要的守军,并进一步完善对投降部族的监控体系。赵戈因其在此次安置事宜中表现出色,被擢升为将军,辅佐沈昭镇守北境。

研蛊所内,林晚夕也开始整理她的研究成果和大量笔记。那几只初步成功的月光蛊被小心翼翼地安置在特制的恒温玉盒中,随身携带。关于灰狼部落特殊伤员的信息,她也从萧承烨那里得知,并深感责任重大。她知道,心蛊的研究远未成功,前路漫漫,但至少,她已经点燃了星火。

离京数月,历经生死,她也有些想念京城的一切,想念林家药铺,想念那些熟悉的街巷。更重要的是,她隐隐感觉到,随着她声望的提高和这次返京,她将面对的,可能不仅仅是荣光和封赏,还有来自朝堂、来自后宫、来自各方势力的更复杂的目光与挑战。

启程的前一夜,萧承烨来到了研蛊所。

石屋内灯火通明,林晚夕刚将最后一份手稿收入行囊。见他进来,她微微福礼:“殿下。”

萧承烨挥手让侍卫退下,走到她面前,目光落在她略显清瘦却目光坚定的脸上。“都收拾好了?”

“嗯。”林晚夕点头,“一些笨重的器具和药材暂时留在此处,重要的笔记和蛊种都带上了。”

萧承烨沉默片刻,道:“北境之事,辛苦你了。若非你,菌潮之祸,后果不堪设想。还有……心蛊之研,虽前路艰难,但意义重大。”

他的肯定让林晚夕心中微暖:“晚夕只是尽了医者本分。能得殿下信任,放手研究此术,已是幸事。”

“回京之后,”萧承烨看着她,语气平静却带着深意,“你面临的局面,或许比北境更为复杂。朝廷赏罚,人心算计,皆非战场之明刀明枪。你如今声望正隆,既是护身符,也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林晚夕迎上他的目光,清澈的眼中没有畏惧,只有坦然:“晚夕明白。但无论身处何地,晚夕初心不改,只愿以所学,济世救人。至于其他……但凭本心,无愧即可。”

萧承烨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欣赏与柔和。“很好。记住你今日之言。”他顿了顿,“父皇已在圣旨中褒奖于你,回京后,必有封赏。届时,无论发生什么,本王在你身后。”

这句承诺,重于千钧。林晚夕心头一颤,垂首道:“谢殿下。”

“早些休息,明日辰时,大军开拔。”萧承烨说完,深深看了她一眼,转身离去。

望着他挺拔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林晚夕轻轻抚摸着装有月光蛊的玉盒,心潮起伏。北境的血与火、生与死、绝望与希望,都已成过往。前方,是归途,亦是新的征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