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从小镇科员到权力巅峰 > 第104章 常委会上的绝杀令

第104章 常委会上的绝杀令(1/2)

目录

u0001“咚!”

随着县委书记手中那记沉闷而清脆的敲响,会议室里最后一丝游离的空气,仿佛都被彻底抽空。

所有人的呼吸,都不自觉地放缓了。

一场决定平江县未来权力格局的终极对决,就此拉开序幕。

县委书记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那个坐在角落里的年轻身影上,声音沉稳地宣布:“今天第一个议题,关于平江纺织厂改革方案的最终决议。”

“请相关同志,先做汇报。”

话音刚落,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投向了陈铭。

按照惯例,作为方案的提出者,理应由他先进行陈述。

然而,陈铭却安坐如山,连一丝一毫要起身的迹象都没有。

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仿佛书记口中的“相关同志”,并不是他。

就在众人感到一丝错愕之际,一个身影,从县委书记的左手边,缓缓站了起来。

常务副县长,钱卫国。

他整理了一下自己那身崭新的西装,脸上带着一种程序性的、无可挑剔的严肃表情,对着书记和所有常委微微颔首。

“书记,各位常委,我先说几句。”

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瞬间便掌控了整个会议室的节奏。

“纺织厂的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更是关系到我们平江县三千多个家庭生计的民生大问题。对待这样的大事,我们必须慎之又慎,任何决策都必须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他一开口,就直接占据了道德和政治的制高点,冠冕堂皇,无懈可击。

“我本人,原则上是支持一切有利于平江发展的改革的。但是!”

钱卫国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得严厉起来。

他没有看陈铭,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桌上的那份方案,像是在审视一件罪证。

“但是,我手中的这份所谓‘破产重组’方案,从程序上,就存在着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瑕疵!”

程序问题!

这四个字一出口,在场不少老牌常委的眼神,立刻就变了。

他们知道,这才是真正内行的杀招。

“根据我们县政府的相关规定,涉及到如此巨额的国有资产处置,必须由国资、财政、审计、法制办等多个部门进行联合评估,出具正式的可行性报告,再提交常委会进行讨论。”

钱卫国的声音不疾不徐,条理清晰得可怕。

“可据我所知,这份方案,完全绕开了这些必要的流程!没有经过国资委的资产评估,没有经过财政局的债务核算,更没有经过法制办的合规性审查!”

他每说一句,手中那支笔的笔尖,就在桌面上重重一点,发出“笃”的一声轻响,像是一柄柄小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同志们,这是什么行为?这是典型的‘一言堂’!是把我们县委的集体决策制度当成了儿戏!是把我们平江县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工作规矩,当成了一纸空文!”

“我请问,这样一份连最基本的程序正义都不具备的方案,我们今天,到底是在讨论什么?我们拿什么来向全县的干部群众交代?!”

一番话,掷地有声。

他没有攻击陈铭一个字,却把陈铭的整个方案,从根基上直接否定。

会议室里,气氛变得愈发凝重。

就连几个原本持中立态度的常委,此刻也忍不住微微点头,显然是认同了钱卫国的观点。

做完这第一轮程序性的精准打击后,钱卫国并没有坐下。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那份程序性的严肃,瞬间被一种痛心疾首的悲悯所取代。

他缓缓转过身,目光第一次,像鹰隼一样锁定了陈铭。

“当然,我们可以说,年轻人有干劲,不拘小节,可以理解。但是,有些‘节’,是不能不拘的!因为那后面,是三千个家庭,是上万人的饭碗!”

他的声音,开始带上了一丝颤音,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同志们,三千个下岗工人,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三千个家庭的收入来源,一夜之间被彻底斩断!他们的孩子要上学,他们的老人要看病,他们每个月还有房贷要还!”

“这份方案里,轻飘飘地写着‘破产’两个字。可对那些在纺织厂干了一辈子,把青春和血汗都献给了平江建设的老工人来说,这两个字,就是天塌了!”

“我这几天,寝食难安!我仿佛能看到,他们拿到那份下岗通知书时,脸上那种绝望和无助的表情!”

钱卫国的话,像一记记重拳,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口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