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从小镇科员到权力巅峰 > 第112章 棉花墙与玻璃刺

第112章 棉花墙与玻璃刺(2/2)

目录

这句“一切安好”,比哭穷和诉苦,更加拒人于千里之外。

陈铭静静地听着,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微笑,没有插话,也没有打断。

等所有人都说完了,他才不紧不慢地开口。

“大家的困难,我都听到了,也记下了。”

他话锋一转,目光落在了孙卫民身上。

“孙局长,我前几天看了一篇报道,说南方一些发达地区,正在搞档案数字化建设,把所有纸质档案扫描成电子版,建立数据库,不仅方便查阅,也更利于长久保存。我觉得这个思路很好,我们平江县,是不是也可以搞一个试点?”

孙卫民眼皮抬了一下,脸上露出“我就知道”的表情。

他立刻点头称是:“陈县长的想法非常有前瞻性!我们局里也曾经讨论过。”

紧接着,一个巨大的“但是”来了。

“但是,这项工作技术要求高,设备投入大,我们局里没有懂技术的专业人才,更没有这笔专项预算。而且,全县的档案浩如烟海,真要全部数字化,恐怕需要一个非常庞大的工作组,还得协调各个单位配合,这个……需要从长计议,长期调研啊。”

陈铭又转向刘建军。

“刘局长,关于医患矛盾,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调解机制?成立一个由律师、退休老干部、人大代表组成的调解委员会,在矛盾发生初期就介入,避免激化。”

刘建军一拍大腿,满脸赞同。

“高!陈县长这招实在是高!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绝对能缓解我们医院的压力!”

然后,他话锋一转。

“不过呢,这个委员会的牵头单位,应该是司法局还是我们卫生局?人员构成怎么定?经费从哪里出?这牵涉的部门太广了,我们一个局可协调不下来。我看,这事得由县政府层面牵头,成立一个高级别的领导小组才行。”

一句话,又把皮球,干干净净地踢回了陈铭自己脚下。

整个会议,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太极推手。

无论陈铭打出怎样具体、怎样具有建设性的拳,都会被他们用“经费不足”、“技术不熟”、“协调困难”、“需要调研”这些柔软却又坚韧的招式,不着痕迹地化解掉。

他们织成了一面巨大的,密不透风的棉花墙。

让陈铭所有的力量,都消弭于无形,感受到的,只有一种令人窒息的无力感。

会议室里的空气,在这一来一回的交锋中,变得微妙起来。

几位局长表面上恭敬无比,眼底深处,却都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慢与试探。

他们在用这种方式,告诉这位年轻得过分的副县长:这里的水,很深,不是你一个毛头小子想搅动,就能搅动的。

陈铭终于不再提问。

他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会议室里安静得只剩下他吞咽茶水的声音。

许久,他放下茶杯,脸上重新露出了微笑,那笑容,却让在座的几个老油条,心中莫名地微微一凛。

“看来大家困难都不少。”

他的声音依旧平淡温和,却少了几分客气,多了几分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但困难不是不作为的理由。在其位,谋其政,希望下次会议,我能听到一些解决方案,而不是问题清单。”

说完,他站起身。

“今天就到这里,散会。”

没有一句废话,陈铭转身便走出了会议室,留下几个面面相觑的局长。

回到办公室,林薇立刻跟了进来,脸上写满了不忿与担忧。

“陈县长,他们这……这分明就是联合起来,阳奉阴违!”

“我看到了。”陈铭的语气平静得可怕。

他走到那张巨大的办公桌后,眼神里古井无波,看不出喜怒。

他沉默了片刻,忽然对林薇说道:“小薇,帮我个忙。”

“您说!”

陈铭的手指,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叩击着,发出的声音,沉稳而富有节奏,像一柄即将落下的法槌。

“把教育局、卫生局、档案局、信访办,这四个部门,近三年的所有工作报告、财务预算和项目审批文件,全部给我找来。”

他的目光,望向窗外。

“一份都不要漏。”

想用棉花墙困住我?

那我就要从这棉花里,找到那根足以刺穿一切的,玻璃刺。

目录
返回顶部